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文化“走出去”视域下企业文化自塑形象构建研究

2025-05-14 作者: 王延红 来源: 经济导报
  王延红

  全球化时代,企业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这能为企业扩大市场空间提供支持,但同时也要面对诸多挑战,其中文化挑战是重要表现。企业要走出国门,在国际贸易中得到欢迎与认可,离不开“企业文化”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员工的行文准则,更是国际竞争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企业文化形象塑造要以中国元素彰显中华文化之精彩和深厚。企业的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来源于国家与民族,只有国家与民族强大,企业才能真正保持自信。试想在我国近现代时期,国内企业即便有实力,也因国家与民族贫弱而难以在国际市场中与他国企业争锋。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素材,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积淀和凝聚的珍贵文化,赋能企业之后,可引导和督促企业明确自身定位。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多次在演讲和著作中提到他在经营管理中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王阳明心学。他曾说,“我的经营之道,是从中国古代圣人那里学来的。”
  第二,企业文化形象塑造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针”,能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坚持正确的立场,牢记初心,坚定信念,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创造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帮助企业向海外发展时树立国际社会责任意识,传播正确的中国文化理念,形成、塑造、传播有责任、有担当、有技术、质量过硬的中国企业形象。国内很多企业在国际上打响名声,与企业秉承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比如阿里巴巴日本站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可视化呈现、字节跳动TikTok日本公司发布《透明度报告》回应数据安全关切等,彰显了“法治”文化理念和发展追求;联想日本公司建立供应链“碳足迹追溯系统”,展现了中国企业高度诚信的姿态;格力日本研发中心推行“工匠精神”双语手册,很好地诠释了“敬业”这一核心价值观。企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营管理,不仅能增强社会认同、提升品牌价值,为国家经济贡献力量,还能提升中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
  第三,企业文化形象塑造注重创新,并向自觉创新转变。当今时代,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但是创新不易,艰难困苦必不可少,如何保持创新动力是企业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企业文化形象应注重创新,可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企业员工注入改革精神,激励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之中。从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层面分析,我国企业文化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而是要敢于开放,积极汲取国内外优秀先进文化,并结合本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吸纳和转化,实现博采众长的目标。这样的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扎根,并不断释放和传播本企业文化,对他国企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我国企业围绕“创新”进行文化形象塑造时,“自力更生”也是重要精神底蕴,这要求企业在博采众长的同时,也要保持文化独立、尊严独立、品格独立,不能沉迷于“借鉴”与“参考”,而应保持清醒头脑,意识到只有独立开创道路才能真正自立,不去依赖其他任何企业。华为公司便是典型例子,在国外封锁之下没有倒下,反而愈挫愈勇,在“根技术”支撑的创新体系下,开发出本土芯片,实现打破垄断的目标,在国际上声名鹊起,令国外企业叹服。
  第四,企业文化形象塑造终究要以人为中心。只有培育优秀人才,文化形象才能持续且优质进行。企业运行离不开人才,培育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员工队伍至关重要。从企业文化建设视角分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重要目标,想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要促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企业可通过文化理念解读与培训、文化大讨论、文化宣传等措施让每一位企业员工深入感知和理解企业文化内涵,自觉将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其次要促进企业文化外化于行。企业应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引导员工严格要求自身,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实施奖优罚劣措施,有力推动企业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做正确的事,自觉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指导奉献力量。再次要促进企业文化固化于制。企业文化形象塑造不能如同一阵风,来时轰轰烈烈,去时销声匿迹,而是要与制度高度融合,将文化理念、文化追求等融入企业制度中。在制度引领下,文化建设可于日常潜移默化中上演,发挥规范员工行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等作用。在文化“走出去”视域下,尤其在自媒体时代,中国企业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企业文化,如华为、小米、联想等很多中国企业通过TikTok国际版官方账号发布作品,塑造了各自独特、鲜明的企业文化形象,讲述了自己企业的故事。青岛啤酒通过啤酒文化链接中外用户,在东南亚市场成功将品牌与“中国潮流”绑定。泡泡玛特则以“国潮IP”征服了Z世代,通过采访中国设计师,讲解IP背后的东方美学,在文化方面成功塑造了“东方美学现代诠释者”和“文化融合者”的企业形象。
  文化竞争会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我国企业要谨慎对待,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文化建设战略,为塑造更好形象提供支撑。这一过程中,要坚决秉持开放态度,这是对我国企业的考验,同时也是我国企业真正在文化竞争中卓然而立的必经过程,只有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才能展现出真正的本企业、本国家、本民族的文化风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之路是顺境还是逆境难以预料,但只要注重文化建设,夯实文化自信,便具有了抵抗任何冲击的底蕴,并能在逆境中成长,为企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系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国家对外宣传战略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日译风格及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GXJK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