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的价值与路径

2025-05-12 作者: 李帅 来源: 经济导报
  李帅

  摘要:绿色发展不仅是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行动指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兴旺,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农村生态宜居、提升农民幸福感。但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为此,应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教育、培养和引进绿色发展人才,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乡村振兴;价值;路径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
  一、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兴旺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一方面能推动农业朝生态化、循环化的方向转型,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体系;另一方面,有利于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农业的生产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二)有助于实现农村生态宜居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乡村凭借推广绿色农业的模式,减少如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可切实增强空气质量、水源质量以及土壤质量,让乡村成为更适宜长久居住的家园。此外,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乡村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保护行动,能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状态,进而提升乡村整体的环境质量。
  (三)有助于提升农民幸福感
  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正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宗旨,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可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增添农民的幸福体验。乡村凭借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可有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共赢。此外,适宜的生态环境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农民打开了新的就业渠道与增收途径,农民在融入绿色发展实践里,可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增强绿色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
  (一)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不足
  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依旧是老年农民,他们传统农业观念根深蒂固,文化素质大多偏低,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当老年农民面对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抉择时,他们一般优先考量的是个人经济收益。此外,农村绿色发展宣传教育工作存在覆盖范围不足、针对性不明显等问题,农民缺少成体系的专门培训,难以有效把握绿色发展相关知识与技术。
  (二)乡村绿色发展领域专业人才短缺
  现阶段,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显著。城市凭借丰富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厚的薪酬待遇,对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为了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多数大学毕业生会优先选择城市就业,不少乡村中年人也因经济压力选择外出务工谋生。这种人才外流的趋势使部分乡村出现专业人才匮乏、人口老龄化加剧等现象,极大削弱了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缺乏绿色科技的有力支撑
  一方面,播种与收割环节仍高度依赖人力操控机械设备来完成各项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节水灌溉技术未能得到有效推广与普及,部分乡村地区依然普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步伐。
  三、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
  其一,乡村需借助多元化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推广典型成功案例。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潜移默化中增强农民对绿色发展模式的认同与支持。其二,乡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员村干部应树立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专题教育与技能培训活动。其三,农民要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自主学习绿色农业相关知识,提高绿色发展意识。
  在保障粮食增产与安全的同时,兼顾土壤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真正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和引进绿色发展人才
  其一,各地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课程体系中增设环境教育相关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教育基础。其二,政府应优化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严格执行筛选标准,招录满足农村绿色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其三,为了有效留住人才,政府应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动态提升经济待遇,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农村绿色发展。
  (三)加强绿色科技研发投入
  其一,政府与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以此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进程。其二,农村应高度重视绿色科技的高端化、精细化、尖端化发展,将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其三,政府要加强绿色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人才交流培训、技术成果共享等多元合作形式,整合全球资源以促进绿色科技的研发。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