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高校统战工作与基层党组织联动格局构建研究

2025-10-13 作者: 魏珑菲 来源: 经济导报
  魏珑菲

  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建设,需要高校统战部门与基层党组织联动,推动党建工作与大统战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存在的问题
  高校统战工作“上热中慢下冷”的现实状况下,学校党委层面往往高度重视统战工作,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本科院校单独设置党委统战部;到二级党委环节,部分院系领导或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更专注业务工作,统战工作推进动力不足;在基层师生层面,由于缺乏宣传引导和参与渠道,很多师生对统战工作知之甚少。构建高校统战工作与基层党组织联动格局,是最有效的举措。
  统战专职工作人员不足。统战工作涉及面广,需要与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成员、少数民族师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港澳台侨等多群体联络。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统战专职工作人员较少的问题,部分工作内容无法全面开展,工作人员疲于应对日常事务,难有精力进行创新拓展,影响了统战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统战工作缺乏有效抓手。在统战工作实践中,学校师生的评价考核、职业晋升等管理权限落实在各二级党委、院系,学校统战部门开展工作时,往往只能进行柔性管理,工作方式多以传统的会议传达、文件通知为主,缺乏有效抓手。
  二、联动格局构建的方法举措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工作,需要二级党委和教工党支部积极配合。要本着十六字方针,落实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推荐发展各民主党派新成员,配合做好党派干部推荐工作,接受监督并支持党派开展工作,同时积极推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他们参政议政,与党同向同行。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需要二级党委和教工党支部的积极配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众多,他们的作用发挥情况对教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外知识分子普遍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国际化视野、朴素的爱国情怀,正确引导其发挥作用,需要其所属的基层党组织给予细致的关怀和足够重视,增强其参与感和归属感。
  民族宗教工作需要二级党委和教工支部,尤其是学生党支部的全方位配合。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营造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基础,基层党组织需定期开展民族政策宣讲,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根据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特色工作,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
  海外统战工作主要需依托二级学院党委及其海外校友会开展工作,校友的情感寄托主要落脚点在学院和教师身上,海外校友统战工作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助力;留学归国人员、留学生、港澳台师生、归侨侨眷的人事归属和管理权限也落脚在其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发挥二级党委欧美同学会小组的作用,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党委统战部。本文系民进河北省委2025年理论课题“潘承孝生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