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信贷合规管理研究

2025-10-13 作者: 李建英 来源: 经济导报
  李建英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贷业务的处理效率和服务覆盖面,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然而,新技术在带来便捷与创新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合规风险和监管挑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有效的信贷合规管理体系成为行业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索金融科技时代的信贷合规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管理机制、技术应用和制度保障等多维度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信贷机构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规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最终期望通过这一研究,推动信贷业务在合规前提下实现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的良性互动,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一、以技术赋能构建智能化合规管理体系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贷机构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将客户信息、交易记录、资金流向等各类数据纳入系统进行标准化管理,识别异常交易模式。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信贷合规管理能力,管理者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建立精准的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和风险预警模型,这些模型能够自动对信贷申请进行初步筛查,识别出高风险客户或可疑交易,为人工审核提供参考依据。在贷后管理环节,智能系统可以定期对存量客户进行风险重估,及时发现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及时规避风险。此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解读监管政策文件,将条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业务规则和操作标准,确保信贷业务始终符合最新监管要求。
  二、完善金融科技信贷业务的合规管理机制
  信贷机构应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整改”的全流程合规机制。在事前预防阶段,制定详细的信贷业务操作规程,明确各环节的合规要求和控制标准;在事中管控阶段,信贷机构需要对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每笔业务都符合既定的合规标准。对于识别出的风险信号,应及时启动调查程序,暂停交易、要求补充材料等。在事后整改阶段,应定期开展合规审计和业务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对于已经发生的合规问题,应深入分析并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应建立联合风险评估小组,对跨机构业务的合规风险进行整体评估和管控,通过联席会议、专题研讨等形式及时交流合规管理经验,共同解决面临的难题。
  在这一方面,宜享花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数据合规管理上,宜享花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了“Hawkeye反欺诈管理系统”,成功构建一个包含超过600万条记录的自有黑名单库,累计精准拦截疑似欺诈借款人超50万人,成功识别并拦截黑产恶意攻击者达41993人,累计搜索到黑产线索1872个,从源头把控风险,确保数据使用合法合规。(数据来源:http://m.toutiao.com/group/7522020004783456768/?upstream_biz=doubao)
  三、提升信贷机构的合规管理能力与支撑保障
  信贷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机构和岗位的合规职责,其中,总部层面应设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行的合规政策和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各分支机构的合规工作;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则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合规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日常合规管理工作。信贷机构还需要引进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合规人才,并定期组织合规专业知识培训,系统教授涵盖法律法规、监管政策、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员工的合规专业素养,为长期发展储备人才。此外,机构还需要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通过宣传教育、案例分享等方式使合规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在支撑保障方面,信贷机构需要加强技术系统和制度保障的建设。技术系统方面,要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合规管理所需的信息系统,包括客户风险评级系统、交易监控系统、反洗钱系统、合规报告系统等,这些系统应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实时分析能力和可视化展示功能。此外,信贷机构还需将合规表现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包括数据合规达标率、算法可解释性合格率、违规业务发生率,明确不同指标的权重与评分标准,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薪酬、晋升挂钩,合规表现优异者获得奖金、优先晋升,违规者扣减绩效、暂停岗位资格,以此倒逼全员重视合规,筑牢金融科技信贷业务的合规防线。
  四、结语
  金融科技背景下,信贷合规管理需构建智能化合规体系、完善全流程管理机制并提升机构合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风险防控与业务创新的平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信贷合规管理将进一步向实时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信贷机构需持续关注监管科技的演进与标准化建设,推动跨机构数据共享与风险协同治理,从而促进金融科技时代信贷业务的健康、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