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深观

基层政工工作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王慧

2025-10-13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思想建设作为组织凝聚力与发展动能的源泉,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基层政工队伍面对员工思想多元化、改革诉求复杂化的现实境况,如何在生产经营一线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本研究立足基层实践场域,探寻政工工作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契合规律,为构建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强化政工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
  政工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思想建设的成效与组织凝聚力的强弱。国企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政工队伍成为发展关键所在。选拔培养政工人员需兼顾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常态化学习机制的建立,使政工干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企业管理知识、现代传播技能等方面形成复合型能力结构。
  创新政工工作方法,提升思想引领实效
  数字技术为思想传播开辟新路径,企业微信平台、学习App将理论内容转换为短视频、图文解读、案例分析等易于接受的形式,学习不再受限于固定时空,通勤路上、工余时间均可自主完成。另外,政工队伍扎根基层的格局强化了引导针对性。班组座谈及现场交流成为常态,政工干部得以准确把握员工思想动态。青年职工的职业困惑、老员工的改革疑虑、技术骨干的成长诉求,都在面对面沟通中获得回应。
  推动政工业务深度融合,激发企业发展动能
  企业应将政工工作深度嵌入生产经营全链条,于技术攻关、项目推进等关键节点设立党员责任区与先锋岗,使思想引领与业务推进同频共振。政工干部参与重大决策调研论证,将思想工作前置于改革方案设计阶段,在化解员工顾虑中凝聚发展共识。另外,考核体系也需突破传统模式,将政工成效量化为生产指标改善、团队凝聚力增强等可衡量维度,破除“两张皮”痼疾。政工队伍由此完成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企业发展亦从单一技术经济驱动转向文化引领与制度保障的协同格局。当政工智慧转化为破解经营难题的具体方案,高质量发展便获得了持久的内生动力。
  思想建设历来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所在,面对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基层政工队伍需要在理论武装中提升境界,在融合发展中彰显价值,将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胜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终归是人心凝聚与思想引领的过程。当政工力量深植于实践的土壤,当理想信念融入生产经营的血脉,国有企业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焕发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