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条件。国有企业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也是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成效、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党员干部队伍潜能,是国有企业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加速,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强大力量。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也能够提升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枯燥乏味,缺乏互动性。枯燥、单一和传统的党性教育在当前网络科技发达、业务工作繁多的情境下,已经无法提升党员能力素质,更无法发挥党员教育的日常作用。原原本本读文件、学精神的方式缺乏互动性,无法产生共鸣,广大党员干部逐渐对理论学习丧失了兴趣。
党员干部认知缺乏。当前,部分企业领导干部缺乏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影响党员教育质量,造成经济发展的“掣肘”。国有企业的业务工作任务重,容易产生生产和学习时间矛盾,部分企业放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培训,存在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在教育培训中学不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
经营和党建工作矛盾凸显。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存在把侧重点放在经营,而忽略党建管理的问题,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党员缺乏凝聚力。企业凝聚力不足不仅会影响党建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可以增强企业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党员干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具体执行人、受益人和见证者。党员干部是连接党组织和群众基础的桥梁和纽带,能够直接联系、理解和帮助群众。只有不断加强企业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企业才能进一步提升和壮大。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政治过硬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的前提,讲政治、顾大局是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干部队伍,要求党员干部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必须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增强辨别能力。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源头力量和实践成效。
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成为新时代发展征程新要求。在国家高质量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和风险期的重要时间段,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都在增加。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克服这些障碍,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辟创新发展模式,加强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实践历练提升综合素质。组织召开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促使年轻干部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提升年轻干部主动助推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提升担当能力。结合片或线重点工作展开调研,通过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增强开展工作的实践能力。
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政治素质,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大胆使用。
发挥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激励鞭策作用。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体现差异化要求,合理设置党员干部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调动和保护好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加强考核结果反馈,引导党员干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更好忠于职守、担当奉献。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国有企业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国有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高企业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国有企业党建水平,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发展,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龙.从严治党理念下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实践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09):19-20。
[2]王佳.努力探索新时代国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J].时代报告,2020.(03):72-73.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加速,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强大力量。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也能够提升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枯燥乏味,缺乏互动性。枯燥、单一和传统的党性教育在当前网络科技发达、业务工作繁多的情境下,已经无法提升党员能力素质,更无法发挥党员教育的日常作用。原原本本读文件、学精神的方式缺乏互动性,无法产生共鸣,广大党员干部逐渐对理论学习丧失了兴趣。
党员干部认知缺乏。当前,部分企业领导干部缺乏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影响党员教育质量,造成经济发展的“掣肘”。国有企业的业务工作任务重,容易产生生产和学习时间矛盾,部分企业放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培训,存在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在教育培训中学不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
经营和党建工作矛盾凸显。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存在把侧重点放在经营,而忽略党建管理的问题,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党员缺乏凝聚力。企业凝聚力不足不仅会影响党建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可以增强企业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党员干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具体执行人、受益人和见证者。党员干部是连接党组织和群众基础的桥梁和纽带,能够直接联系、理解和帮助群众。只有不断加强企业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企业才能进一步提升和壮大。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政治过硬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的前提,讲政治、顾大局是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干部队伍,要求党员干部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必须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增强辨别能力。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源头力量和实践成效。
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成为新时代发展征程新要求。在国家高质量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和风险期的重要时间段,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都在增加。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克服这些障碍,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辟创新发展模式,加强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实践历练提升综合素质。组织召开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促使年轻干部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提升年轻干部主动助推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提升担当能力。结合片或线重点工作展开调研,通过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增强开展工作的实践能力。
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政治素质,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大胆使用。
发挥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激励鞭策作用。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体现差异化要求,合理设置党员干部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调动和保护好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加强考核结果反馈,引导党员干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更好忠于职守、担当奉献。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国有企业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国有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高企业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国有企业党建水平,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发展,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龙.从严治党理念下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实践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09):19-20。
[2]王佳.努力探索新时代国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J].时代报告,2020.(03):7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