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策论 专刊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工作融合的路径研究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综合服务公司黄超波

2025-09-19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新时期党建理论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国有企业治理特点,系统分析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融合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引领;深度融合;路径创新等
  引言: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建引领和企业治理的融合不仅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制度性安排,更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抓手。当前,部分国有企业仍存在党建与企业治理碎片化现象,导致政治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因此,系统地探讨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融合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实践延伸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党建思政工作本质上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在企业治理中的具象化呈现。通过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可有效破解国企党建和思政工作融合不足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实践转化
  新时期,在党的建设工作中明确提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并且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建设。对于国有企业,这一要求转化为:通过党建引领构建“战略—制度—文化”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将党建工作嵌入企业战略规划、制度设计与文化培育全过程。例如,通过“党建入章”实现党组织法定地位制度化,将党建思政工作纳入企业年度考核体系,有力地推进了理论成果在国有企业的实践转化。
  (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现代企业治理要求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与监督常态化。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的融合可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优化治理结构,通过“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来强化实施过程中的政治监督;通过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精准度。如通过SWOT分析,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可使项目决策效率全面提升,从而全面印证了融合治理的实践价值。
  二、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融合的现实困境
  (一)在战略层面存在一定的顶层设计协同性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党建归党建、业务归业务”的认知误区,导致思政工作与战略规划没有做到“相向而行”。据相关调研显示,仅少数的国有企业将思政工作纳入年度战略解码体系中,而大多数企业仍将其视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任务,从而导致其缺乏长效的机制保障。
  (二)在制度层面还存在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问题
  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普遍仍存在“重业务指标衡量、轻思想建设标准”的倾向。据一项对国企的考核数据显示,党建工作权重在该企业的日常考核中仅占综合评价的15%,且缺乏量化指标,导致在工作落实上流于形式。
  (三)在机制层面也存在协同效应发挥不足问题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跨部门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资源整合效率相对还处于较低水平。据一项能源部门开展的调研显示,某企业的党建部门和人力资源、工会等部门的联动项目仅占年度工作的18%,使其部门联动优势没有切实体现出来,存在明显的“部门壁垒”现象。
  三、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以战略嵌入构建“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
  一是组织嵌入深化政治引领。通过“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制度,将党的领导嵌入企业治理各环节。通过建立“战略—党建”双规划体系,将思政工作目标分解为可量化指标,纳入党委班子年度考核,从而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考核。二是制度创新强化机制保障。不断完善“三会一课”与业务例会的联动机制,不断推行“党建+”模式。通过将党建工作与相应业务相协同联动,以设立“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实现关键岗位党员覆盖率100%,并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
  (二)以技术赋能打造智慧化工作载体
  一是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充分运用行为数据分析技术,为员工绘制“思想画像”。通过分析员工在线学习数据,识别出员工对职业发展的关注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匠精神”等相关培育计划,使技术人才留存率提升。二是构建沉浸式场景。充分利用VR/AR技术还原国有企业的诞生和创业等历史场景,增强教育感染力,让员工在虚拟场景中感受到企业艰辛发展历程和浓厚企业文化,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以机制协同激活组织内生动力
  一是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和细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党建工作资源调配。例如,推行“党建+人力资源”协同模式,实现党建与人才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实行文化浸润工程。持续构建“企业历史+行业特色”文化教育基地,引导员工在文化认同中,积极投身于企业发展中。如建设“企业精神”展览馆,通过实物展示、口述历史等方式传承行业文化,推动企业文化认同度大幅提升。
  四、结语
  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战略嵌入实现政治引领,通过技术赋能优化工作载体,通过机制协同激活组织效能,可有效破解“两张皮”难题,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国有企业的差异化融合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样本。
  参考文献
  杨治,陈兴年,蔡祥,等.党建引领与价值重塑: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机制与实现路径[J].现代企业文化,2025,(11):13-15.
  石雅琴,李少勇.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2024,(35):79-81.
  韩东,抓好“引领+融合”打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组合拳[J].中国金属通报,2021,(0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