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新时代新泰市山区农村发展经济路径探析

中共新泰市委党校王晓彬

2025-07-23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一、新泰市山区农村发展经济的“型”与“路”
  资源开发型—靠山吃山发展道路。青云办事处花峪村栽植优质林果2300多亩,农民人均收入20000多元。
  结构调整型—土地生金发展道路。汶南镇借庄村充分发挥黄花菜种植优势,将其发展成致富大产业。
  劳务输出型—人力聚财发展道路。羊流镇充分发挥在机械制造、维修、劈铁等方面的优势,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传统增收方式。
  二、新泰市山区农村发展经济的“优”与“劣”
  (一)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劣势
  一是人多地少,有矛盾。山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多为山岭薄地,收不抵投。二是位置偏僻,有制约。山区农村大都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三是设施落后,有影响。山区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四是观念陈旧,有差距。山区农民经济意识、市场意识普遍淡薄。五是经济脆弱,有困难。山区农村集体经济脆弱,自我发展能力差。六是班子软弱,有阻碍。山区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多思想保守,发展经济能力薄弱。
  (二)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
  一是资源丰富,有潜能。山区宜林面积大,适合发展林果生产;山区植被覆盖率大,适合发展畜牧业;山区农村生产食用菌的原材料丰富,平原村无可比拟。二是群众期盼,有动力。山区农村群众致富愿望强烈,发展经济潜力巨大。三是人力充裕,有保障。随着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资源。
  三、新泰市山区农村发展经济的“识”与“策”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山区宜林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业;充分发挥山多草丰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充分发挥山区无污染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治水作为山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使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经济科技含量。山区农村应通过抓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强化培训教育等措施实现科技兴农。
  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山区农村应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流转、入股等形式,积极稳妥推进土地逐步向种养能手相对集中。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采取多种形式把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注意研究市场,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