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实融合的新能源产业、低空经济、智慧港航、可信数据空间、城市一张图……济宁的数智化转型在众多领域探索落地,催生了许多新应用、新业态,加速了当地新质生产力崛起。
乘数而上
数字经济枝繁叶茂
走进济宁兖州区新兖镇,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映入眼帘。一个多月前,这座宁德时代在北方的首个新能源产业基地顺利投产,不仅预示着济宁的新能源产业焕新起航,也为当地的数字经济装上强劲引擎。
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是济宁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160GWh,分三期建设,将生产全球最先进的储能和动力电池,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基地采用“灯塔+零碳工厂”标准建造,配备当前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
近年来,济宁在数字化改革赛道上全速竞跑。今年1月份,成功争创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试验区建设为牵引,着力实施能源电子“聚能”、低空经济“跃升”等数字产业化九大工程,开展“项目培育、企业进阶、产业倍增”三大行动,着力构建“项目—企业—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体系。落地了以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了珞石机器人、龙翼航空、晶导微电子等一批新一代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已突破600亿元。
价值释放
数据产业茁壮成长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在数据要素挖掘应用方面,内河多式联运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尤其值得一提。
山东融汇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融汇物产”)主要负责济宁能源物流贸易板块的经营管理,开展国内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服务、物流仓储、公铁水联运等生产经营业务。
济宁市大数据局会同融汇物产积极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汇聚港航管理、公铁水多式联运等多源数据,链接上下游企业,实现物流、港口贸易数据互联互通与协同,推动引领大宗贸易、物流路径优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平台已有600余家单位接入,发布1200余个产品,覆盖大宗商品交易、物流运输、环保监管和金融保理等领域。未来,该平台将实现内河航运数据流通平台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100%协议兼容,完成不少于1000家主体接入,提升数据流通率50%以上,打造3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
另外,济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打造的内河数字化智慧航运项目、龙拱港建设的智慧化集装箱多式联运项目均为数据要素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为国内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济宁方案”。
物联感知
智慧城市稳定前行
济宁市持续深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构建“数据驱动决策、智慧引领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
“我们充分发挥大数据的赋能能力,打造了可管、可控、可用的‘城市一张图’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多类型时空数据与结构数据的融合治理。”济宁市大数据中心数字社会服务部助理工程师高嵩表示,平台解决了各部门业务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实现了时空数据的标准统一,夯实了全市时空融合数据底座。
据介绍,济宁“城市一张图”平台接入了天地图服务、城市高精实景三维模型、城市CIM模型、高分卫星影像等图层,并多渠道采集全市100余类共20余万个点位数据,多种数据叠加应用,让城市建筑物的感知和管理精度由“楼”级到“户”级。
在服务应用方面,平台为济宁市智慧社区应用提供底层支撑能力,推动重点社区的精细化管理,将社区人、地、事、物、情在二维地图和三维模型基础上统一纳入管理范围,实现一平台全覆盖。
在低空经济方面,济宁通过“城市一张图”与自动化无人机平台的集成,可在地图中设定航线任务,定时执行飞行任务,对重点区域监测、应急指挥、重大项目监测方面提供支撑。依托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能力,实时分析地面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城乡水务等7个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城市裸土监测、水域岸线管护、道路信息提取等12类服务场景,改变了以往人工现场巡查的方式,减轻部门人、财、物的投入。
从能源电子到低空经济,从跨境电商到多式联运,从智慧港口到智慧城市,济宁的数智化建设在向更深、更广的层面迈进。孔孟之乡正以“数”先行,抢占“新”机,为新阶段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新质生产力基础。 (聂尚芬)
乘数而上
数字经济枝繁叶茂
走进济宁兖州区新兖镇,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映入眼帘。一个多月前,这座宁德时代在北方的首个新能源产业基地顺利投产,不仅预示着济宁的新能源产业焕新起航,也为当地的数字经济装上强劲引擎。
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是济宁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160GWh,分三期建设,将生产全球最先进的储能和动力电池,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基地采用“灯塔+零碳工厂”标准建造,配备当前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
近年来,济宁在数字化改革赛道上全速竞跑。今年1月份,成功争创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试验区建设为牵引,着力实施能源电子“聚能”、低空经济“跃升”等数字产业化九大工程,开展“项目培育、企业进阶、产业倍增”三大行动,着力构建“项目—企业—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体系。落地了以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了珞石机器人、龙翼航空、晶导微电子等一批新一代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已突破600亿元。
价值释放
数据产业茁壮成长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在数据要素挖掘应用方面,内河多式联运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尤其值得一提。
山东融汇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融汇物产”)主要负责济宁能源物流贸易板块的经营管理,开展国内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服务、物流仓储、公铁水联运等生产经营业务。
济宁市大数据局会同融汇物产积极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汇聚港航管理、公铁水多式联运等多源数据,链接上下游企业,实现物流、港口贸易数据互联互通与协同,推动引领大宗贸易、物流路径优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平台已有600余家单位接入,发布1200余个产品,覆盖大宗商品交易、物流运输、环保监管和金融保理等领域。未来,该平台将实现内河航运数据流通平台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100%协议兼容,完成不少于1000家主体接入,提升数据流通率50%以上,打造3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
另外,济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打造的内河数字化智慧航运项目、龙拱港建设的智慧化集装箱多式联运项目均为数据要素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为国内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济宁方案”。
物联感知
智慧城市稳定前行
济宁市持续深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构建“数据驱动决策、智慧引领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
“我们充分发挥大数据的赋能能力,打造了可管、可控、可用的‘城市一张图’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多类型时空数据与结构数据的融合治理。”济宁市大数据中心数字社会服务部助理工程师高嵩表示,平台解决了各部门业务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实现了时空数据的标准统一,夯实了全市时空融合数据底座。
据介绍,济宁“城市一张图”平台接入了天地图服务、城市高精实景三维模型、城市CIM模型、高分卫星影像等图层,并多渠道采集全市100余类共20余万个点位数据,多种数据叠加应用,让城市建筑物的感知和管理精度由“楼”级到“户”级。
在服务应用方面,平台为济宁市智慧社区应用提供底层支撑能力,推动重点社区的精细化管理,将社区人、地、事、物、情在二维地图和三维模型基础上统一纳入管理范围,实现一平台全覆盖。
在低空经济方面,济宁通过“城市一张图”与自动化无人机平台的集成,可在地图中设定航线任务,定时执行飞行任务,对重点区域监测、应急指挥、重大项目监测方面提供支撑。依托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能力,实时分析地面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城乡水务等7个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城市裸土监测、水域岸线管护、道路信息提取等12类服务场景,改变了以往人工现场巡查的方式,减轻部门人、财、物的投入。
从能源电子到低空经济,从跨境电商到多式联运,从智慧港口到智慧城市,济宁的数智化建设在向更深、更广的层面迈进。孔孟之乡正以“数”先行,抢占“新”机,为新阶段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新质生产力基础。 (聂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