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逻辑

葛雨珊孙海英

2025-05-19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所涵盖的三个部分彼此关联、层层递进,相互促进,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文化根基。
  一、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支撑
  文化繁荣是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石。文化繁荣兴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之义。继续推进文化繁荣从而保持文化建设的活力与丰富性,为建设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滋养与实践经验。
  一方面,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可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催生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文化繁荣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同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和内容,为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在此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也吸引大家积极地投身文化建设,在不同领域和层面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作与表达,不断推出新颖的文化作品、形式和理念,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为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继续推进文化繁荣有助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精神价值。文化繁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平台。以多元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于新时代绽放全新生机与活力。同时,在继续推进文化繁荣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时代需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精神价值,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新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大的精神引领力。此外,继续推进文化繁荣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文化繁荣会带动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积极投身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二、建设文化强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环节
  建设文化强国衔接历史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需求,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第一,完善文化制度,为继续推进文化繁荣提供保障。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文化创新,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文化发展提供依托与保障。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遍布城乡,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质的文化服务。第二,弘扬主流价值,引领文化建设方向。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引领文化建设的方向。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创作和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其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第三,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根基。文化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是其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通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文化繁荣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最终宏旨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推进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都体现了这一根本目标,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发展为条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新形态,这一文化新形态,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又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体现时代精神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数字文化、人工智能艺术等新兴文化形态不断涌现,为文化新形态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推进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能够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同时通过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活动,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此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认同的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多元社会提供统一的道德坐标,构建价值共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既吸收人类优秀成果,又坚守“和谐共生”等中国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激发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推进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通过打造共同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纽带,也可以实现让全体人民在文化上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继续推动文化繁荣为基础支撑,建设文化强国为关键环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最终宏旨,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新时代,我们需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内在逻辑,全面落实新的文化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联合基金项目“革命文化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4-JJ-005);2021年度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临沂大学)”(项目编号:21SZJS3701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