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信息化时代创新国企党建工作的思考

2025-05-19 作者: 张静静 来源: 经济导报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的支柱,在数字技术赋能各行各业发展的当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国企而言,信息化、数字化不仅意味着管理工具提升效能,还意味着党建工作的守正创新。国企党建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主动进行技术赋能,让党的领导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国企的发展优势。
  一、信息化时代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党建系统覆盖短板
  当下,国企的党建信息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内党建学习与宣传、党员“三会一课”及远程会议,还未能全方位覆盖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这使得信息化党建工作在监督党员日常行为、引领国企项目一线党建工作等关键环节存在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企党建核心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党建信息化、数字化的实践效果。
  (二)专业人才缺口难题
  国企党务工作者队伍中缺少既精通党建业务又熟悉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这是国企在信息化时代党建的重要问题。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党建信息系统、智慧平台的各项功能了解不深,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于党员队伍建设的经验不足。这直接导致信息技术、智慧平台在党建工作中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客观上影响了国企党建的效果。
  (三)平台关联性有缺失
  国企的智慧党建平台关联性不足,技术壁垒与“数字孤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目前国企内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的党建数据,可以实现有效共享,但难以实现实时协同,客观上依旧在国企内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制约了国企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与高效推进。
  二、信息化赋能国企党建的创新路径
  (一)拓展党建系统应用范围
  国企党组织应积极推动党建信息系统与企业核心业务、一线项目做深度融合,通过在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的信息系统中开发定制化党建功能模块等方式,将党建信息化落实到一线基层。比如,在工程项目一线设置党建管理子系统,实时记录党员在项目推进中的表现,实现对党员日常行为的动态监督。又比如,在企业基层党小组环节开展“党建+业务”的双促活动,推广每月一主题的党员带队攻关,全程以信息化的方式将过程数据、成果上传党建管理模块,作为主题党日分享抓手。把党员队伍建强,把国企业务做好,充分发挥党建对国企业务的引领作用。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应对党建队伍内专业人才缺口问题,国企党组织内应实施“党建+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定期组织党务工作者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智慧党建平台的操作、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等数字技能,另一方面选拔技术人员参与党建理论学习与实践,双管齐下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党建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三)完善党建平台互联互通
  国企党建平台应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整合各模块功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智能分析、智能算法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平台间的协同联动,消除国企内部的“数据孤岛”。比如,将党建学习平台与党员考核平台对接,实现学习成果与考核评价的有机结合。又比如,将“党建+业务”双促主题活动汇集的党建管理子系统数据模块对接党员考核平台,成为评估党员队伍建设的参考;将业务部门数据接入党建平台,通过对比开展“党建+业务”双促主题活动前后业务部门的数据变化,作为党建促进国企业务水平提升的依据。
  三、创新国企党建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成立由国企党委书记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组成的信息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企业党建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重大问题的专题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任务清单,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的全面推进信息化党建工作格局。
  (二)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工作运行流程
  由信息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制定《国企信息化党建工作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国企党建平台建设、数据管理、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信息化党建工作能够稳步推进。国企党组织完善针对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信息化建设、“党建+业务”双促工作成效纳入考核体系,设置科学、合理、透明化的考核指标,以考核促信息化党建工作的落实。
  (三)健全监督考核,确保建设工作落实
  国企党组织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应纳入党建信息化工作相关内容,健全监督工作范围,以监督确保信息化党建工作的落实。国企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唯有主动拥抱数字浪潮,大胆创新积极变革,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力量。国企党组织应主导推动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数字化、信息化党建成为国企在新时代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