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党建引领推动“双奥场馆”思政课程品牌建设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杨光

2025-05-16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蕴涵着感染人、教育人、引领人的强大力量。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以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增强文化自信为使命,注重结合时代特色、丰富课程内涵、创新实践活动。
  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夏冬两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普及与推广贡献了巨大力量,更展示出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形成了奥运遗产赛后利用的中国方案。水(冰)立方,是“双奥之城”北京的标志性场馆建筑,全球唯一一座由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作为全国AAAAA旅游景区,首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是首都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国家游泳中心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先行,不断发掘场馆历史文化价值和水冰品牌内涵,聚焦场馆文化体系输出和旅游线路运营需要,密切联系奥运场馆赛后综合利用的重大课题,创新求变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与场馆实际经营及品牌创建深度融合,把爱国主义、北京冬奥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倾力打造了以红色研学主题课程为核心的场馆“大思政课”品牌。
  一、精心策划内容,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教材
  国家游泳中心结合场馆文化内涵,突出奥运主题,丰富教育手段,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学什么”提供了多彩内容。
  (一)深挖文化内涵,讲述专属文化故事
  认真梳理和深度发掘文化内涵,聚焦捐资共建历史,搜寻两届奥运记忆,依托水立方品牌特色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寓意,从水立方历史文化、经营特色挖掘丰富、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将场馆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程内容。
  (二)聚焦奥运主题,展示独特中国方案
  充分展现“双奥场馆”的建筑特色和科技自信,让大中小学生、广大游客近距离感受场馆膜结构设计理念的实用与环保,实地体验物联网、大数据、新材料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体育和文化产业的具体影响与应用,面对面领略智能消费终端牵引体育消费场景的应用范例,切实体会科技冬奥的魅力和水冰转换的中国智慧。
  (三)拓展呈现形式,不断丰富教育素材
  通过深入场馆捐资共建展厅、奥林匹克比赛大厅、双奥情景记忆展、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等各功能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借助参观主题展览、聆听讲解、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持续引入“竞赛答题”“手绘大本营”等特色活动,构成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产品组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感悟两个奥运、体会体育精神、抒发爱国情怀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
  二、强化组织协同,为思政教育拓宽发展思路
  国家游泳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不断协调资源、推动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怎么学”提供解题思路。
  (一)突出文化特质,围绕主力群体持续发力
  充分利用场馆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首都文明单位的资源优势,依托场馆“文化中国”“点亮蓝灯”等传统文化与公益活动,通过水立方科学馆、京津冀学生暑期研学、海外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围绕思政教育的主力群体精耕思政教育线路、提升研学课程影响力。
  (二)联动外部资源,合作共赢构筑丰富场景
  发挥场馆对外交往窗口作用,作为活动载体和创新平台主动对接以及联络各种外部资源,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研学对象的教育需求,通过联合属地政府举办青年活动,联合高校大学生开展文艺实践下基层活动,联合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综合性文化体育场馆开展联学联建活动,为思政教育的深度应用提供了丰富场景,打造了合作共赢的思政教育发展新路径。
  (三)加强宣传推广,促进思政课程品牌建设
  深化场馆思政教育品牌建设,以场馆红色研学课程设计和党团工会团建项目为蓝本,立足线路整合和精品组合,先后申报并推出“首都国企打卡点”“首都国企开放日重点推荐点位”的活动宣介和深度推广,强化服务首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大思政课”建设,将“双奥场馆”思政教育体系化、品牌化。
  三、收获丰硕成果,将思政教育形成生动实践
  国家游泳中心坚持正确导向,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立足“双奥场馆”本质属性,以场馆的历史文化、奥运精神和建筑特色为主体,以红色研学主题课程为核心的场馆思政教育品牌建设,获得了良好的收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北京市首批红色旅游研学项目试点单位,业已服务接待国家和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和科研院所团体超过100个、近200场次,服务党员群众超过13000人次,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国家游泳中心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创造性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融入场馆经营主责主业,以生动实践为依托培育的“双奥场馆”思政课程具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特点,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是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动起来”的大胆尝试,更是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