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论丛

挖掘增量蓝海点燃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引擎

——评《我国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方略》

2025-05-14 作者: 鲁东大学 邱建国 来源: 经济导报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两大核心战略,共同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桥梁——小城镇及其产业发展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中,“村BA”“村超”等现象级事件已充分彰显乡村与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如何将体育产业纳入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何种策略有力有效推进小城镇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极具现实性与紧迫性。
  王艳、刘金生撰写,人民体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我国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方略》是国内较早专门性研究小城镇体育产业的学术成果。该书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时代背景,梳理小城镇体育产业在新时期国家战略导向下的发展方略与实现路径问题,以其独特视角和深入剖析,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提出学术思考与实践参照。
  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经济社会演变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小城镇必然成为这一进程的重要载体。我国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首先,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针对体育产业的特征,该研究从累积因果、产业分工与转移、产业融合、特色产业理论等多个维度,构建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的学理分析基础。多元的理论基础与学科交叉的综合视角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其次,该研究提出我国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城乡差异、区域差距以及行业差序等特点。鉴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作者采用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层层推进。研究发现,区位条件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我国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禀赋与生产要素是必要条件,消费环境与市场需求等是重要推动力。研究发现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面临城乡二元格局制约、专项规划缺乏、发展条件不足、市场需求不旺等现实困境与挑战,但这些问题不应成为不发展或暂缓发展小城镇体育产业的理由。
  最后,研究提出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应坚持“城乡一体合理分工、因地制宜科学定位、规划先行培育”的指导方针,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中找准定位,在产业融合中找到市场,以运动项目或赛事活动为引领,打造特色体育产业。小城镇体育产业的发展方略主要有:遵循区域差异,培育主导产业;挖掘地域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视顶层设计,实现多规合一;加强政府引导,促进市场配置;培育援引人才,增强发展实力等。不同类型小城镇体育产业应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定位,如东部地区积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西部地区着重培育户外运动休闲产业、特色体育旅游等,并对未来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有利于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前瞻性的建议与循证参考。
  小城镇体育市场将成为我国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与增量空间。小城镇体育产业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国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方略》研究揭示了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特挑战与机遇,对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灵活性、优化信息传递机制、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及促进资本有效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它不仅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和实践案例,也为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在制定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创新性方面,该研究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出诸多前瞻性发展策略。如强调小城镇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强调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理念不谋而合;提出打造体育特色小镇观点,这既符合小城镇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未来可进一步深化跨学科合作,引入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领域理论,以更全面地解析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此外,关注小城镇内部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与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的长期影响,也是未来研究值得探索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的持续创新,相信未来对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将更加全面深刻,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正如该书作者所言,鲜活的实践始终是研究的重要对象。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政府决策的稳定性与及时性、信息传递的裂变性、企业家的敏锐性、资本布局的差异性等都需要进行持续的深入分析。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与限制,该研究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分析,为理解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洞见。以上是我对该书的粗浅评鉴,实属管中窥豹,难免挂一漏万,书中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