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及路径

王超赵晟博宁录前

2025-04-09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创新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所需。文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时代需求,总结了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提出探索高校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并进行实践,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量化考核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大学生党员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既是党组织中最年轻的新生力量,也是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更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党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促进个人全方位发展、带动青年学生共同进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崇高使命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
  《党的建设辞典》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定义为“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应该产生的影响,即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的行动”[2]。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即将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这也赋予了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全新的内涵[3],要求他们树立榜样、做好表率,在促进广大青年学生行动积极性和先进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思想上发挥领航作用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大学生党员要成为理想信念的坚定守护者,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发挥领航作用就是要在思想上为身边同学作出示范,引导激励身边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共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广泛传播先锋模范意识,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学业上树立榜样作用
  大学生党员的身份首先是学生,其学业仍然是第一任务和目标。在学业上树立榜样作用,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刻苦钻研知识、掌握过硬本领,持续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突破,为其他同学树立可望亦可及的学习标杆,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也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主动开拓学术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5],展现新时代青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除此之外,大学生党员应树立“共同进步”的理念,在学习互助中要发挥关键作用,主动帮助学业困难的同学,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更好助力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工作上担当骨干作用
  大学生党员一般在校、院社团或班级中担任学生干部职务,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上担当骨干作用就要求大学生党员主动挑大梁、担重任,以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完成各项学生管理及服务工作。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或重大任务时,要求自己必须冲锋在前、勇于攻坚,以实际行动诠释“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本色。除此之外,大学生党员也应深刻认识到团结同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文化传播等志愿服务中,引领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激发团队力量,实现共同进步,为校园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生活中带头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的言行举止和日常行为,是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的风向标。在生活中带头模范作用就要求大学生党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除此之外,大学生党员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优良作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乐观阳光的心态主动为广大同学服务,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解决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感染更多的同学,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号召与凝聚作用,引领广大同学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促进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效果的路径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单单需要大学生党员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高校也应从学生党员培养和管理的角度出发,从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意识培养入手辅助他们成长为坚定政治信仰、勇于主动担当的青年,也要为他们搭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发挥表率的平台和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的机制,给予他们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保障。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需要补足党员思想的“钙”。学思想,就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真正的入脑入心,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学与思相结合、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主动性和行动自觉性。
  (二)培育党员模范意识,聚焦责任担当落实
  党员意识是在思想上对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及对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权利和义务的认同,是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党员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准[6]。培育党员模范意识就是要不断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模范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时刻牢记党员义务、时刻牢记党员责任,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提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和觉悟。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党员落实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以高度的自觉激励自己在学做结合、知行合一中锤炼自身本领、锻炼自身意志,争做思想、学业、工作、生活上的先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牢记党员的使命与责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搭建党员服务平台,促进先锋模范发挥
  搭建党员服务平台是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党员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实效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搭建多样化的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广阔舞台。要搭建“学习平台”,及时宣传学习党的基础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吸引新的血液向党组织靠拢;搭建“专业平台”,充分发挥朋辈间的“传帮带”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工作平台”,要求大学生党员参与到学校学生管理、学生发展、学生服务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运行效率;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扶贫支教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四)科学制定监督机制,完善量化考评体系
  制定科学的党员监督机制和量化的评价考核体系是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党组织活力与先进性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驱动力。对大学生党员的监督考评,目的是确保他们始终以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始终以党员的模范行动引领广大同学。量化的考评体系是将大学生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表现等纳入考核范围,从思想政治、学业成绩、工作能力、服务贡献等多个维度制定具体指标,结合民主评议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科学的考评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反映大学生党员的真实表现,更是能够为他们提供明确的努力方向和评价标准,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不断改进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结束语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任务,也是他们的光荣使命。大学生党员要立足新时代,抓住新机遇,深刻领悟先锋模范作用的意义和内涵,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领更广大的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砥砺奋斗,用青春谱写时代新的华章。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3]马明.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4,(09):178-180.
  [4]黎结梅.“好青年”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4(21):147-150.
  [5]吴健,朱鑫梅.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S1):128-132.
  [6]张敏.当代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王超、赵晟博系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宁录前系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学院助教。本文系2024年度大连海事大学党建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和考核评价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