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下称《规范》)“三坚三守”的三项内容,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培养诚信、敬业、奉公、学习、创新的职业素质,不断追求职业道德高线。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做到守法、守责、守正,遵守法律法规对职业道德的底线要求。通过职业道德的力量形成会计人员内心的职业行为约束,进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涵养离不开“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财政部在印发《规范》的通知中要求,应当指导用人单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将遵守职业道德情况作为评价、选用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国有企业有责任发挥好“他律”的作用,建立健全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工作机制,通过教育引导、运用规则、纪法约束等“他律”力量,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形成外在作用,进而与会计人员的“自律”力量形成相互作用。国有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应包括正向引领和反向施策两个方面。正向引领是做好会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以教育、宣传、激励等为核心内容。反向施策是加强财会监督,以考核、监督、惩处等为核心内容。
一、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具体落实到国有企业会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上,应以贯彻落实《规范》为抓手,运用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教育、宣传、激励会计人员培养职业道德。
要强化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会计人员,使会计人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理论上的科学性,建设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国有企业会计队伍。
要强化思想引领。国有企业要根据学习宣传《规范》要求,结合会计人员的思想状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任务宣讲、政策解答、思想讨论等活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使会计人员思想重视、态度端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他们自觉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要强化宣传引导。运用集中宣讲、选树先进典型等思想政治工作常用方法,积极营造学习贯彻《规范》的良好氛围。注重运用微信、钉钉等更加高效、互动、个性化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更加贴近会计人员的方式,增加学习的宣传引导效果。
要强化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员工共同实践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是全体员工对于工作使命形成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思想政治工作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引导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力推动形成凝聚会计人员思想共识的国有企业会计文化。
要强化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借助现代心理学理论丰富解决思想困惑的手段。通过心理疏导等方法,直抵心理情感地带,把价值观渗入心灵深处,把道德诉求融入观念之中。会计人员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中,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交谈、帮助、教育、引导,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出现的心理负担,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积极树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价值观。
二、与财会监督相融合
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核心作用是对财政、财务、会计活动中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会计人员是从事财政、财务、会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等重要职责,守法、守责、守正既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底线要求,也是做好财会监督的基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财会监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国有企业财会监督,要加强对本单位经济业务、财务管理、会计行为的日常监督。会计人员既参与实施财会监督,也是财会监督的对象。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财会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在推动会计人员树立职业道德方面发挥作用。
要坚持纪法约束。打击会计违法违规行为是财会监督的重要领域。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按照纪严于法的要求,纪律对道德的约束力更强。纪律和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而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除了《会计法》外,《监察法》颁布后,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人员均属于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成为监察对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将《监察法》的要求予以细化,进一步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履职行为界限和道德操守底线。国有企业加强财会监督,严格执纪执法,可以促进会计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要坚持责任落实。国有企业要明确内部财会监督的主体、范围、程序、权责等,落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主体责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完善内控机制,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引导会计人员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准则制度,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要坚持正确方向。国有企业财会监督要监督会计人员聚焦国企改革,在推动企业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沿着正确方向,以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国有企业建设的重要法宝。财会监督是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出发点,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的公司治理机制已有效形成。因此,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财会监督在国有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强化企业党组织的领导职责,构建企业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财会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
要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国有企业党委要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会计队伍建设全过程,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职责,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领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要强化党政部门协同。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优秀会计人员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会计人员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宣传优秀会计人员典型。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涉及党员会计违反党纪和监察对象违反政纪的案件依纪依规进行查处,对履职不力的进行问责。人力资源部门要在会计人员管理中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纳入考察范围,严把选聘考核关。工会组织要维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身心关怀。
要压实财会部门责任。财会部门要切实履行贯彻落实《规范》直接责任,常态化推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育涵养。有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财会监督,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强化财会党支部政治功能,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作为重要抓手,发挥教育管理监督和组织宣传凝聚作用,把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关。
参考文献:
刘锋,张克新,肖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实施路径探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5):19-21.
刘长英.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文明,2022(01):64.2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涵养离不开“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财政部在印发《规范》的通知中要求,应当指导用人单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将遵守职业道德情况作为评价、选用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国有企业有责任发挥好“他律”的作用,建立健全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工作机制,通过教育引导、运用规则、纪法约束等“他律”力量,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形成外在作用,进而与会计人员的“自律”力量形成相互作用。国有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应包括正向引领和反向施策两个方面。正向引领是做好会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以教育、宣传、激励等为核心内容。反向施策是加强财会监督,以考核、监督、惩处等为核心内容。
一、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具体落实到国有企业会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上,应以贯彻落实《规范》为抓手,运用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教育、宣传、激励会计人员培养职业道德。
要强化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会计人员,使会计人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理论上的科学性,建设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国有企业会计队伍。
要强化思想引领。国有企业要根据学习宣传《规范》要求,结合会计人员的思想状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任务宣讲、政策解答、思想讨论等活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使会计人员思想重视、态度端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他们自觉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要强化宣传引导。运用集中宣讲、选树先进典型等思想政治工作常用方法,积极营造学习贯彻《规范》的良好氛围。注重运用微信、钉钉等更加高效、互动、个性化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更加贴近会计人员的方式,增加学习的宣传引导效果。
要强化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员工共同实践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是全体员工对于工作使命形成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思想政治工作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引导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力推动形成凝聚会计人员思想共识的国有企业会计文化。
要强化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借助现代心理学理论丰富解决思想困惑的手段。通过心理疏导等方法,直抵心理情感地带,把价值观渗入心灵深处,把道德诉求融入观念之中。会计人员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中,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交谈、帮助、教育、引导,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出现的心理负担,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积极树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价值观。
二、与财会监督相融合
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核心作用是对财政、财务、会计活动中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会计人员是从事财政、财务、会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等重要职责,守法、守责、守正既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底线要求,也是做好财会监督的基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财会监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国有企业财会监督,要加强对本单位经济业务、财务管理、会计行为的日常监督。会计人员既参与实施财会监督,也是财会监督的对象。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财会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在推动会计人员树立职业道德方面发挥作用。
要坚持纪法约束。打击会计违法违规行为是财会监督的重要领域。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按照纪严于法的要求,纪律对道德的约束力更强。纪律和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而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除了《会计法》外,《监察法》颁布后,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人员均属于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成为监察对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将《监察法》的要求予以细化,进一步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履职行为界限和道德操守底线。国有企业加强财会监督,严格执纪执法,可以促进会计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要坚持责任落实。国有企业要明确内部财会监督的主体、范围、程序、权责等,落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主体责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完善内控机制,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引导会计人员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准则制度,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要坚持正确方向。国有企业财会监督要监督会计人员聚焦国企改革,在推动企业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沿着正确方向,以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国有企业建设的重要法宝。财会监督是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出发点,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的公司治理机制已有效形成。因此,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财会监督在国有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强化企业党组织的领导职责,构建企业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财会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
要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国有企业党委要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会计队伍建设全过程,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职责,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领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要强化党政部门协同。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优秀会计人员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会计人员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宣传优秀会计人员典型。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涉及党员会计违反党纪和监察对象违反政纪的案件依纪依规进行查处,对履职不力的进行问责。人力资源部门要在会计人员管理中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纳入考察范围,严把选聘考核关。工会组织要维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身心关怀。
要压实财会部门责任。财会部门要切实履行贯彻落实《规范》直接责任,常态化推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育涵养。有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财会监督,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强化财会党支部政治功能,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作为重要抓手,发挥教育管理监督和组织宣传凝聚作用,把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关。
参考文献:
刘锋,张克新,肖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实施路径探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5):19-21.
刘长英.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文明,2022(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