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新时代背景下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策略与成效阐述

王启春黄泽炀张翼

2025-02-17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机构编制资源作为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合理利用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策略,并阐述其实施成效,为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管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新时代背景下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挑战
  (一)供需矛盾加剧:机构编制需求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扩展,对机构编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机构编制资源总量有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部分领域和部门存在编制不足的问题。
  (二)配置效率不高:资源配置模式僵化
  传统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导致机构编制资源在不同领域、部门、地区的配置不够均衡,存在“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编制资源,也影响了党政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管理模式滞后:无法适应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创新性和适应性。然而,传统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静态管理,忽视了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性,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党政机构的发展需求。 
  二、新时代背景下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策略
  (一)实施动态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门职能转变的实际需要,建立编制资源统筹使用、动态调整机制,合理配置编制资源。对于新增职能或任务加重的部门,适时增加编制;对于职能减弱或任务减少的部门,相应减少编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广编制周转使用制度,在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设立编制周转池,将闲置的编制资源集中起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配;探索建立“编制银行”,实现编制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调剂使用。
  (二)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通过大部制改革,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推行“大科室制”,聚焦部门核心职能高效运行;减少行政层级,实施扁平化管理,缩短决策链条,增强基层机构设置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实现机构编制资源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搭建机构编制内部管理平台,集合相关文档、数据、知识经验,为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法定化赋能;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便捷办理机构编制相关事务,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强化监督评估,确保实施成效
  建立健全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监督评估机制,形成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反馈,及时调整策略和优化措施,确保创新性运用的实施成效。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策略。
  三、新时代背景下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成效
  (一)编制管理: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率
  通过实施动态管理、编制统筹使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是动态管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配编制资源,避免闲置和浪费;二是编制统筹使用,保障资源配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二)机构改革:提升党政机构运行效率
  通过大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党政机构的运行效率。一是实施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二是扁平化管理可以缩短决策链条,加强部门间的协作,确保政策执行更加顺畅。
  (三)监督问效:增强保障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监督评估等措施,可以提高机构编制服务保障能力。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党政机构的运行情况、机构编制的创新性运用进行监督评估,确保其依法履职,持续推动优化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民众获得感。
  (四)治理提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性运用的实施成效,最终将体现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等措施,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资源倾斜和投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叶贵仁,胡冬梅. 系统式统筹治理:地方政府编制资源配置的路径[J].理论与改革,2025.
  李玉婉,沈开举. 以法治保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序推进[J].人民论坛,2024.
  张克,刘馨岳. 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的理论逻辑与重点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23.
  徐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机构编制的中国特性及时代逻辑——基于理论、制度和实践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
  (作者王启春系成都市郫都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黄泽炀系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讲师;张翼系成都市郫都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