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8日,通过完善相关手续已完成确权登记的民营企业2244家;化解城镇居民住房遗留问题6040个,涉及253.4万户
◆导报记者 杜杨 济南报道
10月份起,在山东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办理省域内不动产转移登记时,水电气热机构已经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方式获取协办信息,实现水、电、汽、热过户了。
此前,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全面介绍了全省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成果,详解“一网通办”平台的“神奇”之处。
办证项目和户数
居全国第一
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宋守军介绍,5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在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领域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着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在不动产登记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办证难”“办证慢”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群众心头的大事,近年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坚持有解思维,加大力度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办证难”。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开发建设“土地房屋历史遗留问题监管受理系统”,为化解民营企业、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支撑。各市县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解决了一批因用地、规划、竣工验收手续不完善、欠缴税费、土地抵押或查封,以及开发建设主体灭失等原因无法为购房群众办证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截至9月28日,通过完善相关手续已完成确权登记的民营企业2244家;化解城镇居民住房遗留问题6040个,涉及化解253.4万户,企业和群众资产得到保护。
同时从源头消除历史遗留问题,“交房即办证”实现常态化。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流程协同推进,部门间行政许可、审批并联协同办理,开展流程再造、权籍前置、数据共享、网上申请,发挥“一网通办”平台和网上核税缴税技术优势,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房地产项目,交房时同步办理不动产登记。目前,全省各市县均建立“交房即办证”机制,有2126个项目实现“交地即办证”;648个房地产项目实现“交房即办证”,惠及群众18.09万户,办证项目和户数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通办成真
土地、房屋、海域、林权等不动产登记职责,曾经分散在不同部门,一登记就得“跑断腿”。2014年,山东开始将上述职责整合到当时的国土资源厅;到了5年前的9月28日,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山东正式建立并实施;而去年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上线以来,不动产登记已经可以在大厅、网上实现“双线”办理。
据介绍,“一网通办”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公安、民政、财政、司法等部门35类数据在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的共享服务,支持不动产登记业务“一次办好”;另一方面,统一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在线支付、物流寄送等关键技术也得以应用。目前,“一网通办”平台正实现依托个人电子签名技术,推动一批高频个人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网办”,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
目前,通过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办理业务,申请人根据平台提示就可网上缴纳契税、登记费,不用再到窗口缴纳;群众办理房屋继承、赠与等公证时,可在公证机构上传登记申请材料,网上完成登记,发放电子证书,不用再跑登记大厅;申请人在网上申请不动产转移登记时,可自愿填写水电气热过户申请和户号信息;现在,“一网通办”平台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与水气热过户业务联办。
值得注意的是,多部门在“一网通办”平台共享服务,还简化了“涉公证”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公证流程,降低了费用。发布会上,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李端卫透露,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今年省司法厅配合省发改委对公证收费办法进行了修改,目前已进入会签阶段,近期即将出台。新的收费标准实施后,不动产类公证平均降费比例超过30%。
◆导报记者 杜杨 济南报道
10月份起,在山东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办理省域内不动产转移登记时,水电气热机构已经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方式获取协办信息,实现水、电、汽、热过户了。
此前,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全面介绍了全省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成果,详解“一网通办”平台的“神奇”之处。
办证项目和户数
居全国第一
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宋守军介绍,5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在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领域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着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在不动产登记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办证难”“办证慢”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群众心头的大事,近年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坚持有解思维,加大力度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办证难”。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开发建设“土地房屋历史遗留问题监管受理系统”,为化解民营企业、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支撑。各市县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解决了一批因用地、规划、竣工验收手续不完善、欠缴税费、土地抵押或查封,以及开发建设主体灭失等原因无法为购房群众办证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截至9月28日,通过完善相关手续已完成确权登记的民营企业2244家;化解城镇居民住房遗留问题6040个,涉及化解253.4万户,企业和群众资产得到保护。
同时从源头消除历史遗留问题,“交房即办证”实现常态化。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流程协同推进,部门间行政许可、审批并联协同办理,开展流程再造、权籍前置、数据共享、网上申请,发挥“一网通办”平台和网上核税缴税技术优势,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房地产项目,交房时同步办理不动产登记。目前,全省各市县均建立“交房即办证”机制,有2126个项目实现“交地即办证”;648个房地产项目实现“交房即办证”,惠及群众18.09万户,办证项目和户数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通办成真
土地、房屋、海域、林权等不动产登记职责,曾经分散在不同部门,一登记就得“跑断腿”。2014年,山东开始将上述职责整合到当时的国土资源厅;到了5年前的9月28日,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山东正式建立并实施;而去年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上线以来,不动产登记已经可以在大厅、网上实现“双线”办理。
据介绍,“一网通办”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公安、民政、财政、司法等部门35类数据在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的共享服务,支持不动产登记业务“一次办好”;另一方面,统一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在线支付、物流寄送等关键技术也得以应用。目前,“一网通办”平台正实现依托个人电子签名技术,推动一批高频个人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网办”,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
目前,通过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办理业务,申请人根据平台提示就可网上缴纳契税、登记费,不用再到窗口缴纳;群众办理房屋继承、赠与等公证时,可在公证机构上传登记申请材料,网上完成登记,发放电子证书,不用再跑登记大厅;申请人在网上申请不动产转移登记时,可自愿填写水电气热过户申请和户号信息;现在,“一网通办”平台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与水气热过户业务联办。
值得注意的是,多部门在“一网通办”平台共享服务,还简化了“涉公证”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公证流程,降低了费用。发布会上,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李端卫透露,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今年省司法厅配合省发改委对公证收费办法进行了修改,目前已进入会签阶段,近期即将出台。新的收费标准实施后,不动产类公证平均降费比例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