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调查 广告

鲁企快消品“尝鲜”文创

2020-12-14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上接1版
  凭借对文创产品的独到理解,李迁及其团队成功加入文创中心;随后,第一泉版可乐,以及“第一泉”奶茶杯套,便应运而生。
  李迁认为,文创产品应该是带有艺术性的一种大众化产品,“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将济南本土的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人常用的快消品中,并经受市场的检验。”他相中的,正是已经有了IP属性的“乾隆”“夏雨荷”的故事。
  目前来看,李迁的实践还算成功。据介绍,目前文创中心设在大明湖的店铺,已经形成了“网红”奶茶店引流、借机展示店内500余款文创产品的业态。“沉浸在天下第一泉景区湖光山色的场景中,游客很容易产生相关的消费需求。”他如是分析,“而要把冲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展示的最好是快消品:价格不贵,而且拆开包装就能用。”
  而市场检验的结果,就是国庆期间,单店逾2万元的日销售额。
  “下一步,我们还要将济南传统文化与快消品更有机地融合起来。”李迁以“泉城八景”之一的佛山赏菊为例,“我们打算推出菊花饮品,彻底还原佛山赏菊中,赏菊花、品花茶这一传统场景,让传统文化融入饮品的原料工艺中。”
  “到时候,就不仅仅是给奶茶加个有设计感的外包装了。”他着重强调。
文创产品
能否担下传承重任

  虽然拒绝走“网红”模式,也不打算靠直播带货来增加销量,但齐征并不排斥新生事物。按照她自己的话,“如果传承人都故步自封了,非遗肯定会被社会主流抛弃。”
  那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乃至发展非遗的下一步,又该朝哪方面迈出呢?
  作为传承人,齐征带过不少学员,有的学员还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听课。“最小的孩子只有四五岁,一坐就是两小时,安安静静的,看妈妈做手工,这让我感知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积极的影响与滋润。”正因如此,她认为研学就是传承乃至发展非遗的方向之一。
  而在李迁看来,文创中心几家店铺的成功运营,也已形成了文创产业正向发展的模式:“先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快消品中,在快速回笼资金的同时,继续尝试将传统文化与产品更有机地融合,最终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环境中还原。”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旧形式,已然不适合现代生活了;而文创,更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在产品中,再通过这些产品尤其是快消品,融入大众的生活中去。”他认为优秀的文创产品,能对传统文化起“反哺”与“复兴”作用。
  不过对于传承,齐征还是更看重非遗的研学特点,“非遗工艺,能让研习者感受‘专心、用心、耐心、细心、爱心、恒心’等工匠精神的内容和实质,如果让孩子来做做手工,也能让下一代受非遗文化耳濡目染,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在成长中润物细无声地养成好的习惯与品德。”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