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济南二环北路的小海豚加油站以海蓝色为基调,油价折扣不小 刘勇 摄 |
在各路兵马都试图拉长扩张触角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民营加油站又将成为央企、外资巨头哄抢并购的对象
◆导报记者 刘勇 济南报道
12月12日,在“海科石化·2020年·创新发展大会”上,小海豚((海科集团加油站品牌))项目推介会和小海豚油站签约仪式同期举行。海科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晓宏表示,目前小海豚有120座加油站,明年的目标是365座,后年要做到1000座。
作为炼化企业,看中销售终端的并非仅仅海科集团一家,“山东石化”“东明石化”“哈鹿”以及“京博”等众多山东地炼企业所拥有的加油站,将逐步走进全国车主的视野中。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地炼企业来说,布局终端市场也将面临众多资本的竞争。
赋能终端
就在海科石化创新发展大会举行的同时,济南和青州的2家小海豚加油站也开业了。除了山东外,小海豚加油站也出现在长沙。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小海豚加油站的建立,是海科集团决定布局C端市场、进一步完善业务范围所打造的品牌。
“初看一眼,还以为是一家高端会所,走近看才知道是加油站,太时尚了。加油站也能装修成这样,真是万万没想到。”在位于济南市二环北路的小海豚加油站前,一位前来加油的车主向经济导报记者说。正如该车主所说,与传统印象中的加油站不同,这个以海蓝色为主基调、处处跳跃着海豚卡通形象的加油站显得清新又活泼。
“我们92号汽油的挂牌价是5.43元/升,比最高零售限价低3毛钱。”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办理充值卡的话,满1000元赠150元,另外加2000积分,积分可以在超市购买物品。相当于满1000元赠170元,这样算下来,92号汽油的价格相当于4.64元/升。”
“近年来民营加油站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各个加油站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价格’和‘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两个首要因素。”山东一家地炼企业的副总经理周峰表示,“对车主来讲,在地炼企业建设的加油站加油,除了可以享受低价外,还可以保证油品质量的稳定性。地炼企业建设的加油站肯定都是企业自己生产的,而且采用自营物流、全天候动态追踪运输、100%油品全流程可视化管控追溯,保证了质量。”
周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地炼企业逐鹿加油站市场已并不新鲜。尤其是目前上游资源过剩导致石油产业链利润下滑、成品油行业的管控和新零售的发展,正在回推油品零售行业的利润。从数据上来看,最近几年,成品油零售利润不断创新高,这也是各路资本蜂拥进入加油站行业抢占地盘的主要原因。
作为炼化链条上的中间节点,炼厂的利润并不是很高,产业链最大的一块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加油站,因此寻求在加油站上的规模效应,也成为地炼企业的布局方向。“炼化一吨原油,平均利润只有几百元钱,但在销售节点,卖一吨油的利润平均在2000元左右。”周峰说。
正如周峰所说,以12日的价格为例,山东地炼企业92号汽油的批发均价为5800元/吨,折合4.38元/升,而山东地区92号汽油的最高零售限价为5.73元/升,每升的差价为1.35元/升。即使每升优惠0.6元后,一升汽油还能赚0.75元。“这样算下来,一吨汽油能赚接近1000元,一天卖10吨或者20吨呢?”周峰说道,“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批发价见涨,此前批发价低的时候,批零差价都在2000元/吨以上。”
短兵相接
“如何能够快速在几年之内形成拥有500家以上的、具有自己品牌的一个企业,这是我们当下最大的挑战。”杨晓宏说。
山东加油站存量大,目前拥有民营加油站近7000座,全国排名第一。而山东的邻居河南,排名第二,拥有5000余座民营加油站。从表面上看,海科石化的想法很容易实现,但加油站是稀缺资源,经营和利润也总体不错。而且其间蕴藏的机会,海科石化看到了,其他地炼企业也看到了,正纷纷入围争夺。
作为炼化大省,山东地炼能力在国内都首屈一指。近年来不少山东地炼企业开始从单纯炼化“杀”到成品油零售领域抢夺市场。万通、富海、华星等地炼企业就先后开设了自己的品牌加油站。拓宽经营面,延长产业链,是近几年来山东地炼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山东石化”品牌加油站在山东省已发展了300余座,遍布全省16个市。东明石化董事局主席李湘平曾透露,将在终端市场整合、新建3000-5000家加油站。而去年9月成立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计划3年内在全省建立2000家左右加油站,5年内达到6000家左右。隶属于中海化工集团的“哈鹿”也在悄然扩张地盘,除了山东外,河北、山西也是布局范围。
除了地炼企业外,中胜石油已经在山东通过租赁等方式,兼并了20多座加油站;山东的“庆云系”也在大肆扩张。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等国字号企业,都在大举扩张兼并民营加油站。而金盾石化集团在收购了加德士在中国的9座加油站后,其董事长高崇东表示,要用3-5年时间,实现自有加油站300座以上、加盟站1000座以上。
“前有三桶油的抢夺,后有地炼的蚕食,现在再加上外资的窥探,民营加油站或一站难求,这无疑会让本就竞争激烈的山东油品市场进一步加剧白热化竞争态势。”山东一家民营加油站负责人黄珂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卢兴俊看来,政策的限制让各路资本只能是窥探民营加油站。
按照规定,山东省内加油站实行总量控制,全省加油站年均增长不超过2%,各市年均增长不超过3%,所有新建和迁建的加油站必须符合间距的要求。
“狼多肉少”是如今聚集在山东的石油大鳄短兵相接的真实写照。在各路兵马都试图拉长扩张触角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民营加油站又将成为央企、外资巨头哄抢并购的对象。
◆导报记者 刘勇 济南报道
12月12日,在“海科石化·2020年·创新发展大会”上,小海豚((海科集团加油站品牌))项目推介会和小海豚油站签约仪式同期举行。海科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晓宏表示,目前小海豚有120座加油站,明年的目标是365座,后年要做到1000座。
作为炼化企业,看中销售终端的并非仅仅海科集团一家,“山东石化”“东明石化”“哈鹿”以及“京博”等众多山东地炼企业所拥有的加油站,将逐步走进全国车主的视野中。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地炼企业来说,布局终端市场也将面临众多资本的竞争。
赋能终端
就在海科石化创新发展大会举行的同时,济南和青州的2家小海豚加油站也开业了。除了山东外,小海豚加油站也出现在长沙。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小海豚加油站的建立,是海科集团决定布局C端市场、进一步完善业务范围所打造的品牌。
“初看一眼,还以为是一家高端会所,走近看才知道是加油站,太时尚了。加油站也能装修成这样,真是万万没想到。”在位于济南市二环北路的小海豚加油站前,一位前来加油的车主向经济导报记者说。正如该车主所说,与传统印象中的加油站不同,这个以海蓝色为主基调、处处跳跃着海豚卡通形象的加油站显得清新又活泼。
“我们92号汽油的挂牌价是5.43元/升,比最高零售限价低3毛钱。”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办理充值卡的话,满1000元赠150元,另外加2000积分,积分可以在超市购买物品。相当于满1000元赠170元,这样算下来,92号汽油的价格相当于4.64元/升。”
“近年来民营加油站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各个加油站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价格’和‘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两个首要因素。”山东一家地炼企业的副总经理周峰表示,“对车主来讲,在地炼企业建设的加油站加油,除了可以享受低价外,还可以保证油品质量的稳定性。地炼企业建设的加油站肯定都是企业自己生产的,而且采用自营物流、全天候动态追踪运输、100%油品全流程可视化管控追溯,保证了质量。”
周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地炼企业逐鹿加油站市场已并不新鲜。尤其是目前上游资源过剩导致石油产业链利润下滑、成品油行业的管控和新零售的发展,正在回推油品零售行业的利润。从数据上来看,最近几年,成品油零售利润不断创新高,这也是各路资本蜂拥进入加油站行业抢占地盘的主要原因。
作为炼化链条上的中间节点,炼厂的利润并不是很高,产业链最大的一块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加油站,因此寻求在加油站上的规模效应,也成为地炼企业的布局方向。“炼化一吨原油,平均利润只有几百元钱,但在销售节点,卖一吨油的利润平均在2000元左右。”周峰说。
正如周峰所说,以12日的价格为例,山东地炼企业92号汽油的批发均价为5800元/吨,折合4.38元/升,而山东地区92号汽油的最高零售限价为5.73元/升,每升的差价为1.35元/升。即使每升优惠0.6元后,一升汽油还能赚0.75元。“这样算下来,一吨汽油能赚接近1000元,一天卖10吨或者20吨呢?”周峰说道,“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批发价见涨,此前批发价低的时候,批零差价都在2000元/吨以上。”
短兵相接
“如何能够快速在几年之内形成拥有500家以上的、具有自己品牌的一个企业,这是我们当下最大的挑战。”杨晓宏说。
山东加油站存量大,目前拥有民营加油站近7000座,全国排名第一。而山东的邻居河南,排名第二,拥有5000余座民营加油站。从表面上看,海科石化的想法很容易实现,但加油站是稀缺资源,经营和利润也总体不错。而且其间蕴藏的机会,海科石化看到了,其他地炼企业也看到了,正纷纷入围争夺。
作为炼化大省,山东地炼能力在国内都首屈一指。近年来不少山东地炼企业开始从单纯炼化“杀”到成品油零售领域抢夺市场。万通、富海、华星等地炼企业就先后开设了自己的品牌加油站。拓宽经营面,延长产业链,是近几年来山东地炼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山东石化”品牌加油站在山东省已发展了300余座,遍布全省16个市。东明石化董事局主席李湘平曾透露,将在终端市场整合、新建3000-5000家加油站。而去年9月成立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计划3年内在全省建立2000家左右加油站,5年内达到6000家左右。隶属于中海化工集团的“哈鹿”也在悄然扩张地盘,除了山东外,河北、山西也是布局范围。
除了地炼企业外,中胜石油已经在山东通过租赁等方式,兼并了20多座加油站;山东的“庆云系”也在大肆扩张。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等国字号企业,都在大举扩张兼并民营加油站。而金盾石化集团在收购了加德士在中国的9座加油站后,其董事长高崇东表示,要用3-5年时间,实现自有加油站300座以上、加盟站1000座以上。
“前有三桶油的抢夺,后有地炼的蚕食,现在再加上外资的窥探,民营加油站或一站难求,这无疑会让本就竞争激烈的山东油品市场进一步加剧白热化竞争态势。”山东一家民营加油站负责人黄珂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卢兴俊看来,政策的限制让各路资本只能是窥探民营加油站。
按照规定,山东省内加油站实行总量控制,全省加油站年均增长不超过2%,各市年均增长不超过3%,所有新建和迁建的加油站必须符合间距的要求。
“狼多肉少”是如今聚集在山东的石油大鳄短兵相接的真实写照。在各路兵马都试图拉长扩张触角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民营加油站又将成为央企、外资巨头哄抢并购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