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策论 专刊

从传媒类上市公司经营看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

齐鲁晚报李良栋

2025-09-24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随着新技术不断加速迭代发展,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汹涌而出,传统媒体也在不断的转型创新,试图改变被动的局面,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多数传媒公司还是主要以传统业务为主,只有少数公司完全转换赛道,彻底转型成新业务,完成涅槃重生。本文以传媒类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财报数据为依据,探讨传媒类上市公司在传统业务转型中的经营状况和转型发展的效果。
  现状:历经多年融合转型,传统媒体逐渐走出低谷
  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传统媒体的市场蛋糕不断受到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大型社交媒体以及自媒体的蚕食,无论是客户数量还是营收都是如此,传统媒体不得不进行瘦身以维持生存,同时尝试进行转型或开拓新的业务。从近期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在沪深130家传媒类A股上市公司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仍以传统业务为主的传媒类公司,比如一些出版广电类传媒公司,这类公司虽然还在被新媒体类的公司蚕食市场份额,但仍能靠着原有的业务保持一定市场规模和收入;另一类就是完全转型到新的赛道,以互联网新型业务或游戏等业务为主业,如浙数文化、新媒股份、昆仑万维等,它们有的是游戏类或以互联网业务为主的公司,有的是完全转型到一个新的赛道,由于转型比较彻底,包袱较小,财务状况较好,二级市场上走势也较好,股价较高。
  以近期大涨的吉视传媒为例,自从2012年上市后,头两年市场表现稳定,并随着2015年的A股上扬行情大涨了一波,但随后就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调整,并且股价一度跌至1元以下,近期才回升至5元以上。日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7亿元,同比增长8.7%。对于这波行情与其说是市场对于题材的炒作,不如说是对公司基本面逐步走出低谷的良好预期。9月5日,新华网在上交所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8.11亿元,同比增长2.30%;归母净利润达1.54亿元,同比增长30.20%,公司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协同发力,均实现经营收入稳中有进。
  趋势:传媒变革步入深水区,纷纷拥抱大数据多元化
  从行业动态来看,传媒产业正在经历全面数字化转型,数字时代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观看内容和观看方式。可以说,在技术大潮的席卷下,传统产业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从传媒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披露信息来看,数字化转型及多元化开拓也成为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标配,比如吉视传媒在半年报中表示,尽管公司整体业绩仍然亏损,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公司积极探索转型,通过业务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产业融合等方面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还有像中原传媒通过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动态化、场景化传播,如甲骨文、殷墟文化、黄河文明等独特IP转化为数字化体验产品。新华网公司也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两年全面推进新华网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AI应用赋能,持续拓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我们通过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财报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传媒公司目前主要的营收还是靠传统业务,积极布局的数字化、大模型等业务还没有产生效益,说明创新业务要形成盈利和较好的产品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当然,也有特例,如浙报传媒先后花费巨资收购电子竞技游戏平台,融资19亿投入到大数据产业中全面转型,在转让掉新闻媒体类资产后转变为一家互联网数字文化企业。
  目标:深度融合做深做实,系统性变革在路上
  在传统媒体转型的道路上,技术的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掌握前沿技术,意味着掌握了媒体转型的先机。在这个和技术紧密相关的媒体进化升级的时代,重视并善用技术,已成为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大数据、AI、VR等技术加持下,个性化推荐、语音交互、智能编辑、沉浸式体验等可以实现更好的内容互动。例如,媒体与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领域相融合,延展内容边界,可服务于更加多元的使用场景。所以目前来说,传统媒体首先要适应新业态,拥抱新技术,同时在开拓新业务和多元化进程中,把深度融合做深做实,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流量和效果说话,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全方位推进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运营模式、话语体系、平台技术等变革。建立有利于新技术使用、新应用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以先进技术驱动媒体转型,重构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底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传播规律,深刻洞察媒体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明确了主流媒体改革的目标任务、重点和要求。
  同时媒体转型不能盲目复制跟风。如各级媒体纷纷打造中央厨房,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但是融合发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再比如,走融合多元经营道路已经成为转型共识,但不意味着每家媒体都适合涉足跨界产业,盲目烧钱扩张会进一步加大经营压力。报业媒体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全面的资源梳理、科学的顶层设计形成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尤其要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将自身资源禀赋与当地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媒体转型是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要立足自身形成长远规划,兼顾改革与发展,只有推动系统性变革,加快适应新技术新应用,才能赶上时代潮流,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的传播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