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敢为天下先的“诸城模式”民企股份制探索,到如今众多民营企业在各领域熠熠生辉,山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绝不仅仅是一部企业的奋斗篇章,更是山东经济蓬勃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有力见证,深刻影响并重塑着这片古老且充满希望的广袤土地。
长期以来,在时代的壮阔画卷中,山东民营经济恰似一条气势磅礴、奔腾向前的洪流。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发展排头兵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山东作为全国唯一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整也是民营企业扎根于此、茁壮成长的沃土。
稳定经济增长。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15年至今,山东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持续保持在50%以上,同时贡献了全省约70%的税收,及“四新”经济投资中的58.6%。优秀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50家民营鲁企跻身全国工商联“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居浙江、江苏之后,与广东并列,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活跃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自由开放程度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活跃程度。“放水养鱼”,养得就是各类市场主体。目前,山东民营市场主体总数超过1441.9万户,其中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40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的98.9%。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为山东经济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促进就业市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餐厅厨师、服务员,到美容美发店造型师、助理,再到家政服务公司的保洁员、育儿嫂,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不同技能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24年,山东民营企业创造了全省80%以上的就业,为就业市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新先锋队
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创新发展正当其时。民营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在齐鲁大地的热土上,手握创新“密码”的民营企业正向“新”而行,寻找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主引擎”。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还是宇树机器人的火爆出圈,都表明民营企业天然具有创新的基因。2024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51家企业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市场微观主体。山东拥有11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民营企业占95%以上;拥有23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民营企业占71%。
未来产业“孵化器”。未来产业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从国产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惊艳全球,都印证着民营经济在未来产业领域的大有可为。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必将在未来产业的赛道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外贸主力军
民营企业是山东外贸发展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2024年,山东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额占全省总额的70%以上,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支撑力量。外贸方面,在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
外贸主力军地位持续稳固。民营企业自2012年超越外资企业成为山东第一大外贸主体后,外贸占比不断扩大,2013年占比超5成,2021年占比超7成,已连续13年保持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2024年,山东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67673家,占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的92.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山东稳住外贸的主力军。
创新引领力驱动持续增强。2024年,共有7家民营企业位列山东外贸十强,64家民营企业位列外贸百强。同期,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5.3%,已连续8年保持增长;电动汽车、锂电池出口创历史新高,分别增长24.7%、45.6%,民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贸易上成效凸显。
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山东民营经济对东盟、美国欧盟、韩国等前4大贸易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7.7%、4.3%、8.2%、20.5%,分别占全省外贸的22.8%、10.1%、8.8%、8.2%。同期,对俄罗斯、日本分别下降13.3%、9.2%。此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1%,占63.6%。民营经济对主要贸易货币的持续增长,有效支撑了山东外贸的行稳致远。
在齐鲁大地的经济版图中,民营经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展望未来,山东民营经济必将继续乘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大步前行。随着山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山东民营经济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齐鲁大地的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付天宇)
长期以来,在时代的壮阔画卷中,山东民营经济恰似一条气势磅礴、奔腾向前的洪流。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发展排头兵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山东作为全国唯一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整也是民营企业扎根于此、茁壮成长的沃土。
稳定经济增长。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15年至今,山东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持续保持在50%以上,同时贡献了全省约70%的税收,及“四新”经济投资中的58.6%。优秀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50家民营鲁企跻身全国工商联“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居浙江、江苏之后,与广东并列,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活跃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自由开放程度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活跃程度。“放水养鱼”,养得就是各类市场主体。目前,山东民营市场主体总数超过1441.9万户,其中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40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的98.9%。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为山东经济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促进就业市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餐厅厨师、服务员,到美容美发店造型师、助理,再到家政服务公司的保洁员、育儿嫂,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不同技能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24年,山东民营企业创造了全省80%以上的就业,为就业市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新先锋队
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创新发展正当其时。民营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在齐鲁大地的热土上,手握创新“密码”的民营企业正向“新”而行,寻找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主引擎”。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还是宇树机器人的火爆出圈,都表明民营企业天然具有创新的基因。2024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51家企业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市场微观主体。山东拥有11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民营企业占95%以上;拥有23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民营企业占71%。
未来产业“孵化器”。未来产业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从国产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惊艳全球,都印证着民营经济在未来产业领域的大有可为。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必将在未来产业的赛道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外贸主力军
民营企业是山东外贸发展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2024年,山东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额占全省总额的70%以上,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支撑力量。外贸方面,在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
外贸主力军地位持续稳固。民营企业自2012年超越外资企业成为山东第一大外贸主体后,外贸占比不断扩大,2013年占比超5成,2021年占比超7成,已连续13年保持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2024年,山东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67673家,占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的92.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山东稳住外贸的主力军。
创新引领力驱动持续增强。2024年,共有7家民营企业位列山东外贸十强,64家民营企业位列外贸百强。同期,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5.3%,已连续8年保持增长;电动汽车、锂电池出口创历史新高,分别增长24.7%、45.6%,民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贸易上成效凸显。
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山东民营经济对东盟、美国欧盟、韩国等前4大贸易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7.7%、4.3%、8.2%、20.5%,分别占全省外贸的22.8%、10.1%、8.8%、8.2%。同期,对俄罗斯、日本分别下降13.3%、9.2%。此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1%,占63.6%。民营经济对主要贸易货币的持续增长,有效支撑了山东外贸的行稳致远。
在齐鲁大地的经济版图中,民营经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展望未来,山东民营经济必将继续乘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大步前行。随着山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山东民营经济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齐鲁大地的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付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