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策论 专刊

守正创新强根基

思政聚力促治理——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徐敏

2025-08-29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更是基层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转型加速,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信息传播依托网络实现即时化扩散,职工群体结构也趋向年轻化,这些变化既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唯有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切实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守正,首要在于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不偏向、不走样。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理论宣讲台、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宣传阵地的规范管理,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及时清除不良信息,确保主流思想舆论在基层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在重大节日、重要节点精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举办党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形式,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实践充分证明,政治引领有力的基层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凝聚发展共识方面的效率普遍高于其他组织,能够更好地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创新,关键在于改进方式方法以适应时代需求。传统“你讲我听”的灌输式教育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群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认知习惯,必须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话语提升工作效能。可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整合理论学习资源库、组织生活管理模块、便民服务窗口等功能,实现学习、管理、服务一体化线上运行;开设“红色直播间”,定期邀请劳动模范、先进党员、道德楷模等走进镜头,讲述奋斗故事、分享成长经历,用鲜活案例诠释初心使命;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制作系列微视频、动漫短片、H5页面等,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内容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积极推广情景式、互动式教育,通过模拟组织生活场景、开展现实案例研讨、组织角色扮演体验等形式,让群众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增强思想教育的代入感和实效性,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实际、解决问题,避免形式主义。要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每名党员定点联系若干群众,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设立意见箱、开通线上反馈渠道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掌握群众在工作压力、职业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际诉求。对职工反映集中的薪酬待遇、晋升渠道、工作环境改善等问题,要建立台账分类梳理,由党组织牵头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方案、限时推进解决,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坚决杜绝“只讲道理、不办实事”的现象,只有将思想引导与排忧解难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凝聚发展合力。
  夯实组织基础是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基层党组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神经末梢”,其组织力、战斗力直接决定工作成效。要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定期开展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提升其政策理解、群众工作和创新实践能力。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强化结果运用,对工作突出的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支部具体落实、全员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使命任务。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暖的服务温度,持续推进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持久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