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浅析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

2025-08-15 作者: 倪启迪 来源: 经济导报
  倪启迪

  新质生产力是在对传统生产力的继承与创新上形成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要求与新动力。同时,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新质生产力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表明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在本质上高度契合。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破了传统生产力依靠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的发展路径,为绿色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绿色发展提供的不仅是理念上的支撑,更依赖于技术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例如智慧能源系统的大规模普及,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政策的落地,引导、激励企业走向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二、绿色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指明前进方向
  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衡量新质生产力路径合理性的价值坐标。在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发展对于新质生产力起到了根本性引导作用。一方面,它使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演进不再单纯围绕经济效益和规模,而是围绕生态可持续性展开。另一方面,它推动了资源从要素依赖向结构优化的深层转变,引导经济系统由传统增长方式迈向绿色可持续的新形态。绿色发展还构建起一套系统性的评判标准,将生态效益纳入新质生产力绩效评价体系。这种标准的演进,迫使生产力发展从粗放扩张转向生态集约,从线性生产向循环利用转变。
  三、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双向赋能
  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并非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双向互动、协同嵌套的复合机制。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系统性技术变革打通绿色转型的现实通道。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成果正在广泛渗透到能源利用、生态监测等关键领域,有效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污染防控能力。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进行了规范。在绿色目标的牵引下,技术路线需兼顾生态效益,产业升级需考量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要求,创新活动需评估其外部环境影响。
  最后,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之间的互动不仅是理念与实践的对话,更是结构与动力的耦合。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新质生产力才能有质的飞跃;在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下,绿色发展才能突破路径依赖。未来,应继续强化两者之间的战略协同和系统联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生态与效率之间实现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