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鹰眼IPO

200亿估值列2025全球独角兽榜第418位

蓝箭航天冲刺科创板

2025-08-04 作者:  杜海  来源: 经济导报
  ◆导报记者 杜海 济南报道      
  
  7月30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箭航天”)已启动上市辅导,拟在科创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如果一切顺利,科创板将迎来首家商业航天上市公司。
  蓝箭航天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并于2018年10月27日完成中国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
  今年6月,《2025全球独角兽榜》发布,蓝箭航天以200亿元企业估值位列榜单第418位。
打造航天领域科技综合体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蓝箭航天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占公司14.68%的股份。
  据公开资料,蓝箭航天是国内领先的航天运输系统创建及运营企业,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全产业链条,打造航天领域的科技综合体,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航天运输服务。如今,公司已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战略布局,覆盖民营商业运载火箭从设计研发、试验检测到总装生产的全流程研制体系与研制能力。
  2023年7月,蓝箭航天完成全球首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朱雀二号成为中国民商航天首款进入量产及商用的液体火箭。2025年4月15日,蓝箭航天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在火箭动力系统领域成功实现了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
  蓝箭航天方面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液氧甲烷动力系统和液氧甲烷火箭的核心技术攻关和性能优化,推进运载火箭的复用化、批量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更高效、更可靠、更具成本优势的商业航天发射平台,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及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6月20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射2号工位顺利完成。
  2024年12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对蓝箭航天投资9亿元;2024年11月,公司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2025年6月,《2025全球独角兽榜》发布,蓝箭航天以200亿元企业估值位列榜单第418位。
  2025年7月,公司与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IPO进程。
已累计融资12轮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持续加大对商业航天的政策支持力度。今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调整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仅一个多月之后,蓝箭航天即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据悉,商业火箭行业前期研发周期长,直到商业发射阶段才能获取批量订单并形成规模收入。但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航天运力缺口巨大,火箭企业一旦与客户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其后续增长预期较为稳定,有市场机构预计,2027年我国火箭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
  企查查显示,蓝箭航天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融资12轮。最新的一轮融资为2024年12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对蓝箭航天投资9亿元,成为蓝箭航天历次融资中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投资机构,资金将主要用于蓝箭航天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研制、试验测试及生产。此轮融资也是蓝箭航天的D轮融资。
  蓝箭航天目前机构股东中包括碧桂园创投、领中资本等,不过红杉资本等部分机构股东已在今年5月退出。
  领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黄岩此前曾表示,其作为早期投资人,正是看中蓝箭航天在火箭发动机自主研发、量产及发射验证上的硬核壁垒,尽管早期不被市场理解,也会因“绝对刚需”逐渐被接纳,“如今政策为这类技术领先但尚未盈利的企业开了绿灯”。
  据企查查7月30日更新的信息,蓝箭航天多位董监高发生职务变更。其中,张晨从董事调整为董事、副总经理,戴政从监事调整为副总经理,浦槟岩、林乐、肖建国、刘彬增选为董事,谭姝婷新任财务负责人。与此同时,公司有7位主要成员退出,具体包括:副董事长王建蒙,董事范永武,董事、财务负责人吴星宇,监事会主席周立,监事张小平,监事张碧薇,监事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