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鹰眼IPO

立案、*ST、“拒婚”三连击

淄博国投跨省收购为何苦恋汇科?

2025-08-04 作者: 杨佳琪 来源: 经济导报
  ◆导报记者 杨佳琪 济南报道

  近日,*ST汇科(300561.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喆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瑞信投资”)、股东马铮已告知公司,除非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其解除行为无效,否则其将坚持《解除函》的立场。鉴于上述情况,公司本次控制权变更相关事项可能终止。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自淄博国投2023年6月按约支付完2.33亿元转让款以来,该公司控制权转让事项至今再无实质进展。从“国资宠儿”到“退市风险股”,一度暴涨的大牛股如今正在经历一场戏剧性的转变。
控制权变更
相关事项可能终止

  2023年2月,*ST汇科发布公告称,陈喆、马铮及瑞信投资拟将其合计持有公司6562.1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0%)分两次转让给淄博国投。
  同时,*ST汇科还披露非公开发行股份预案称,拟向淄博国投定向发行普通股4633.76万股。前述股份转让及定向发行完成后,淄博国投将持有公司1.12亿股股份,占定向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的29.90%。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淄博国投,实控人变更为淄博高新区管委会。
  不过,高调宣布“入主”之后,淄博国投却卡在了地方国资审批环节上。
  根据淄博国投与陈喆、马铮、瑞信投资2023年2月4日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淄博国投“入主”*ST汇科共分为协议转让、大宗交易以及认购股份“三步走”,合计斥资约10.73亿元。然而,淄博国投自2023年6月支付完第一笔2.33亿元转让款以来,此次控制权转让事项再无最新进展。
  *ST汇科去年一度被外界称为“妖股”。去年8月28日,该公司股价曾触及7.38元/股的阶段性低点,随后不断上涨,2024年12月17日,该股盘中最高价直冲68.54元/股,创阶段性历史新高。2024年,*ST汇科股价累计涨幅达365.76%,位列A股2024年涨幅榜第二。
  不过,鉴于淄博国投长期未提供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近日陈喆、马铮、瑞信投资已向淄博国投送达《解除函》,提出解除双方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及相关文件。而淄博国投回函表示,解除函并不产生解除《股份转让协议》等协议的效力,后续根据国资监管部门出具的批复内容确定合同是履行还是解除。对此,陈喆、马铮、瑞信投资表示,除非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其解除行为无效,否则其将坚持《解除函》的立场。
  对于此次争议,*ST汇科表示,截至目前,本次交易涉及的第一次股权变动尚未办理完成相关转让手续,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主要业务未发生变化,控制权变更及相关事项如果终止,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内控问题频出
  在筹划控制权变更期间,*ST汇科内控问题频出,因业绩预告突然“变脸”被“ST”后,监管警示函又接踵而至。
  今年1月24日,*ST汇科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50万元至1980万元,却没有披露营业收入情况。3月28日,该公司修正2024年度业绩预告称,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925万元至9420万元,同时归母净利润亏损1720万元至2220万元。在修正公告中,*ST汇科不仅预计亏损金额增加,而且由于大幅下修营业收入,或导致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进而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对此,*ST汇科解释称,在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时,年度审计工作尚未全面开展。随着年审工作的推进,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深入沟通后,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对部分销售收入确认进行再次分析,基于谨慎性原则,部分收入2024年度不予确认,预计2024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减少约1270.93万元。
  不过,*ST汇科的解释和致歉并未打消监管部门的疑虑。广东证监局认为,该公司1月份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未预计2024年度收入低于1亿元且净利润亏损的情形,且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上述情形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广东证监局因此对该公司及陈喆、马德桃、孙玉玲、李佳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不仅如此,由于*ST汇科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其股票交易自4月24日起被深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仅仅三个月后,*ST汇科又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立案。
  针对解决措施及进展情况,*ST汇科介绍,公司持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