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企业人才培养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从政治引领、思想铸魂、组织协同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探索了“党建+人才”融合发展、党员带徒、阵地建设和红色项目实训等创新路径,提出通过党建统领实现人才战略精准落地,为企业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党建引领;企业人才;融合发展;红色项目;创新路径
一、党建引领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政治引领,增强人才培养方向感
企业在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中,唯有明确方向,才能行稳致远。通过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企业牢牢把握正确的人才发展方向。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能够推动人才队伍坚定理想信念,确保人才成长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同频共振,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二)筑牢思想根基,推动企业文化与人才理念融合
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是企业培育人才思想根基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党课教育、主题党日、理论学习等形式,使员工特别是青年人才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党建文化的引领作用,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能够构建出以人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的人才价值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
(三)提升组织力与执行力,保障人才战略落地
党的组织力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在企业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时,党组织能同步介入、全程参与,增强战略执行的实效性。通过健全党内组织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企业组织效能。党组织还可对人才培养中的重点任务、关键节点进行监督指导,确保人才战略落地有声、落细落稳。同时,党建活动为人才搭建起展示平台与成长通道,有助于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与创新潜能,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目标的双向促进。
二、党建引领推动企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党建+人才”融合发展体系
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的格局。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嵌入党建元素,使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选拔评价等内容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人才成长计划党支部”等形式,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推动党务与人事管理有效联动。以党建统领引导人才管理理念转型升级,实现组织育人与制度育人同频共振,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二)创新党员带徒机制,强化传帮带作用
党员在企业中往往承担着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的角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建立“党员导师制”或“党员传帮带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在思想引导、技能传授、经验分享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新员工尤其是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带徒机制不仅有助于业务技能的传承,更强化了对企业精神、职业操守的熏陶。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方式,将党建工作嵌入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党建工作和人才培育的双提升。
(三)推动党建阵地与培训平台一体化建设
传统的培训平台侧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导功能。将党建阵地与人才培训平台融合,有助于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红色讲堂”“党建课堂”“初心书屋”等教育基地,增强人才培养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在培训课程设置中增加党史教育、先进典型学习、党性教育模块,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党务与业务融合,构建全员覆盖、层级分明、内容多样的教育生态系统。
(四)探索“红色项目”驱动人才实战锻炼
以党建项目化管理理念为指导,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人才成长的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实施“红色攻坚项目”“党员创新项目”“青年突击队”等实践载体,引导人才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锤炼能力、提升素质。红色项目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和实战性目标,能激发人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奋勇争先。借助项目成果的评估与展示,也可作为人才选拔和激励的重要依据,实现党建与人才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
三、结论
可见,党建工作不仅是企业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引领和保障作用。通过构建“党建+人才”融合体系、创新传帮带机制、整合培训平台以及项目化育人等实践路径,企业能实现党建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化。持续加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推动企业人才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化的有效抓手,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荀志国.以党建引领新时代农垦企业人才培养[J].中国农垦,2025(2):34-36.
王秀峰.党建引领推动企业治理结构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2024(9):67-70.
鞠玲.企业党建引领为人才培养赋能的途径[J].现代企业文化,2024,(9):74-76.
关键词:党建引领;企业人才;融合发展;红色项目;创新路径
一、党建引领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政治引领,增强人才培养方向感
企业在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中,唯有明确方向,才能行稳致远。通过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企业牢牢把握正确的人才发展方向。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能够推动人才队伍坚定理想信念,确保人才成长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同频共振,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二)筑牢思想根基,推动企业文化与人才理念融合
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是企业培育人才思想根基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党课教育、主题党日、理论学习等形式,使员工特别是青年人才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党建文化的引领作用,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能够构建出以人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的人才价值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
(三)提升组织力与执行力,保障人才战略落地
党的组织力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在企业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时,党组织能同步介入、全程参与,增强战略执行的实效性。通过健全党内组织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企业组织效能。党组织还可对人才培养中的重点任务、关键节点进行监督指导,确保人才战略落地有声、落细落稳。同时,党建活动为人才搭建起展示平台与成长通道,有助于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与创新潜能,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目标的双向促进。
二、党建引领推动企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党建+人才”融合发展体系
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的格局。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嵌入党建元素,使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选拔评价等内容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人才成长计划党支部”等形式,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推动党务与人事管理有效联动。以党建统领引导人才管理理念转型升级,实现组织育人与制度育人同频共振,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二)创新党员带徒机制,强化传帮带作用
党员在企业中往往承担着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的角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建立“党员导师制”或“党员传帮带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在思想引导、技能传授、经验分享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新员工尤其是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带徒机制不仅有助于业务技能的传承,更强化了对企业精神、职业操守的熏陶。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方式,将党建工作嵌入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党建工作和人才培育的双提升。
(三)推动党建阵地与培训平台一体化建设
传统的培训平台侧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导功能。将党建阵地与人才培训平台融合,有助于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红色讲堂”“党建课堂”“初心书屋”等教育基地,增强人才培养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在培训课程设置中增加党史教育、先进典型学习、党性教育模块,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党务与业务融合,构建全员覆盖、层级分明、内容多样的教育生态系统。
(四)探索“红色项目”驱动人才实战锻炼
以党建项目化管理理念为指导,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人才成长的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实施“红色攻坚项目”“党员创新项目”“青年突击队”等实践载体,引导人才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锤炼能力、提升素质。红色项目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和实战性目标,能激发人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奋勇争先。借助项目成果的评估与展示,也可作为人才选拔和激励的重要依据,实现党建与人才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
三、结论
可见,党建工作不仅是企业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引领和保障作用。通过构建“党建+人才”融合体系、创新传帮带机制、整合培训平台以及项目化育人等实践路径,企业能实现党建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化。持续加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推动企业人才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化的有效抓手,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荀志国.以党建引领新时代农垦企业人才培养[J].中国农垦,2025(2):34-36.
王秀峰.党建引领推动企业治理结构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2024(9):67-70.
鞠玲.企业党建引领为人才培养赋能的途径[J].现代企业文化,2024,(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