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1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条件 |
摘要:为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需要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学;“双师型”教师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所有独立学院在2020年底前制定转设方案,推动转为公办、民办或终止办学[1]。截至2022年,全国民办高校有764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25.37%[2]。根据武书连大学团队2024年12月的统计,全国民办高校共计387所,其中独立学院135所。独立学院在国家的要求下,在转设过渡期间,尚存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等问题,如教师来源与背景单一,独立学院的会计学教师大多是从校园到校园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缺乏会计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一些教师虽然考取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操作能力方面与企业的需求仍存在一定落差。此外,部分独立学院还面临着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现行教学培养体系下,教师群体往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架构,却在实践操作技能层面存在短板。以会计学专业为例,作为高度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其对从业人员动手能力要求极高,加之行业知识迭代迅速,尤其是伴随信息技术革新,相关理论与实务操作需同步更新。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惯性影响,部分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岗位实践经历,致使其难以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深度融合。这种能力断层直接反映在实训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通过丰富案例实现知识的灵活拓展与迁移,进而导致学生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为打破这一困境,推动教师向“双师型”转型成为关键路径。教师需在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跟岗学习与顶岗实习,这不仅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独立学院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这就要求教师既需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阅历。这样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双师型”教师的实践引导下,学生可更高效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学习成效,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助于推动会计学专业与行业前沿的对接,提升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结合学院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会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与构建,乃是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各独立学院需依据自身实际状况,拟定科学且恰当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准则。在笔者看来,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至少涵盖以下基本条件及认定条件:一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师德考核“优秀”;二是具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讲师及以上教师系列职称或会计师等非高校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三是系统掌握会计学专业理论,能独立承担课程教学,近两学年教学质量评价至少1年“优秀”;四是熟悉会计实务操作流程,能设计指导实践教学并转化企业案例;五是近5年累计有6个月以上在企业一线从事会计等本专业相关工作经历并能提供证明材料。认定条件需在满足基本条件基础上符合以下情形中的两项。
要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安排专职教师顶岗实践,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和会计核算方法。参与企业项目,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定期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知识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战略任务,要求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3]。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了能力目标。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教师实践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和教材。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合作项目,促进教师与企业的深度交流,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完善激励机制[4]。建立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将实践能力纳入考核指标。同时,提供政策支持,为教师提供实践补贴、培训经费等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挂职。此外,可构建激励体系,对实践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予以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以此充分调动教师投身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结语
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程。独立学院需以政策为基、以产教为翼、以数字为魂,构建“标准科学、培养实践、校企合作、激励多元”的发展新格局,培养一支既懂理论教学又精实践操作、既通产业发展规律又善数字技术应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独立学院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建鹏,江艳,贾文军.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的集体性焦虑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3,11(01):227-243.
[2]袁妤萱.心理契约对民办高校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4-11-0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4]王俊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研究——基于“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5,23(02):120-124.
【作者系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讲师。本文系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会计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研究”(立项编号:2024JG045)负责人: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