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郴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卢乐娜

2025-06-30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一、郴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体系与实施现状
  郴州市积极响应中央及湖南省政策,出台多项措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全面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改革及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推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机制,执行政府性融资担保降费扩面。市级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拓展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化融资通道,要求金融机构设普惠金融专营部门,开发无还本续贷等特色产品,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政策注重精准扶持,设专项基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纾困中小微企业,围绕主导产业链发展供应链金融,配套农业产业化专项信贷计划。服务生态建设上,建成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构建担保体系,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培育,强化部门协同。该融资体系通过政策传导、产品创新、精准扶持、生态优化四个维度,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网络,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可得性,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郴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逻辑
  为科学评估郴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效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计聚焦四大维度:政策渗透力通过政策覆盖率、小微受惠比衡量普惠性;融资可及性以融资成本率、首贷企业占比反映便利性;融资结构优化采用创新融资占比评估新型工具应用水平;企业成长性纳入研发投入比、营收增速判断发展动能。结合郴州制造业与农业产业化特征,强化小微企业受益度、知识产权质押等特色指标,融合客观统计数据与企业满意度调查,实现定量与定性互补。
  权重分配经多轮德尔菲专家论证后确定:融资可及性(40%)为核心权重,凸显其对政策效能的关键影响;政策渗透力(20%)次之,融资结构优化与企业成长性各占15%。该体系通过差异化权重配置,形成覆盖政策落地、融资环境、创新驱动、成长效能的全链条评估框架。
  三、郴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基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四个维度对郴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第一,政策惠及面维度:政策综合覆盖率虽达82%,但小微企业受惠占比仅31%;政策知晓度(76%)与实际匹配度(31%)存在显著差距;45%的企业反馈政策信息存在碎片化问题,其中成立未满3年的企业政策申报通过率(24.7%)远低于存量企业(90.1%)。
  第二,融资环境改善维度: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率整体下降1.8个百分点,但中型企业降幅(2.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小微企业(0.8个百分点);信贷获批率提升至67.5%,但首贷企业占比仍不足2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际成本仍超过10%。
  第三,融资结构优化维度:创新融资占比仅15.2%,供应链金融、应收款融资工具的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尽管政银担合作担保额年均增长25%,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占比仍不足1%,非银融资占比(19.5%)与政策实施前基本一致。
  第四,企业成长性维度:研发投入占比达标的科技型企业仅占样本总量的17%;政策受惠企业的营收增长率(8.2%)虽高于未受惠企业(5.1%),但两者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实证结果揭示郴州市多层级融资政策体系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存量客户融资便利性方面成效显著,政银担合作机制、风险补偿资金池等工具对改善融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但普惠性、结构优化及执行效能仍需提升。
  【本文章系2025年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郴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CZSSKL202502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