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专刊

基于大数据的网店运营与推广的OMO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聂向祯

2025-06-27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趋势。在教育领域,OMO(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模式以其线上线下融合的独特优势,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革新。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网店运营与推广”中,数智赋能背景下的OMO教学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数智赋能的角度出发,探讨“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OMO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电子商务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网店运营推广”课程运用OMO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线上商店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流。高职院校应意识到行业的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开展《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为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设施等比较落后,跟不上企业发展节奏。从目前阶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无法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网店运营推广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虚拟仿真实操。然而,尽管大多数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往往缺乏企业实战经验。
  二、数智赋能的背景下“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OMO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设计合理课程框架
  “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的OMO模式教学重构。线上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虚拟仿真和微课。虚拟仿真可以模拟真实的网店运营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网店的开设、商品上架、营销推广等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微课则以短视频的形式,针对网店运营与推广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线下教学内容则侧重于实操训练和企业案例分析。实操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网店的运营和推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案例分析则选取电商行业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搭建虚拟教学平台
  为满足“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OMO模式的教学需求,虚拟教学平台采用“基础设施层—技术支撑层—应用服务层”三层架构。
  基础设施层以云服务器为核心,云服务器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能为平台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它可以存储海量的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企业案例等,同时支持大量学生同时在线学习。
  技术支撑层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大数据技术用于收集、存储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如学习时长、知识点掌握情况等;AI技术则实现智能辅导、个性化学习推荐等功能。这两层之间通过数据接口进行交互,基础设施层为技术支撑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技术支撑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反馈给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层包含各种教学模块,如课程学习、作业提交、考试测评等。这些模块基于技术支撑层的分析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适合的课程和学习资料。各层之间紧密协作,共同为“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三)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在虚实场景下,理论考核采用线上线下动态融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虚拟平台规则测试,线下则进行案例分析。考核内容广泛,涵盖搜索引擎原理、推广策略等。
  表现评价从学习轨迹和课堂参与两个维度进行追踪。在虚实学习过程中,利用学习平台和店铺后台等工具采集行为数据,如虚拟实验时长、真实店铺优化频次等。同时,记录课堂互动表现,包括虚实讨论发言、协作任务贡献等。另外,对于课堂互动表现,根据发言的质量和协作任务中的贡献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度,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三、网店运营推广课程教学实践课程评价
  首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教学模式,通过线下理论教学和线上虚拟仿真模拟实操教学,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其次,《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实践项目作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加强对实践项目评估环节,全方面考察学生的实践成果,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评价。在开展实践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给予学生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同时,教师需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关注教学中是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策略,以此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四、结论
  基于大数据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教学课堂,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给社会输送更多新时代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本文系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校级课题(编号:AY25D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