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体育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张兆龙

2025-05-16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一、体育在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
  (一)体育赛事的社会融合功能
  体育赛事与活动在社会融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不仅为居民搭建了展示风采、释放热情的舞台,还无形中缩短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人群间的心理距离。
  西南边疆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体育文化异彩纷呈。如云南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传统节日,均融入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元素。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更在共同的参与和体验中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体育赛事与活动让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赛场上同场竞技,赛场下共叙友情,从而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促进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融合。
  此外,体育赛事与活动还可促进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流。随着国家对边疆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和活动在西南边疆地区举办。这些活动不仅博得了内地游客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更为边疆地区的人们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体育活动的社区调解作用
  在西南边疆地区的社区中,体育活动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和方式,更在无形中化解了社区内的矛盾和冲突。
  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居民们通过共同参与和协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例如,在云南的一些边疆小镇上,居民们常常会在晚饭后自发组织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更在比赛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当社区居民在赛场上携手并肩,为共同的目标奋力拼搏时,那些往日的分歧与矛盾便在无声无息中烟消云散了。
  此外,体育活动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和释放压力的平台。在边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居民们往往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而体育活动则成为一种有效的情感宣泄方式,让居民们在汗水和欢笑中释放压力、缓解焦虑。这种情感的释放和压力的缓解,有助于减少社区内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三)体育精神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团结协作精神,是体育精神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强调的是个体在团队中的协同作战,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在西南边疆地区,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体育赛场上,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缓解地区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在边疆的广袤土地上,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这些差异有时会导致误解和冲突。然而,体育赛场上的团结协作却为各民族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在共同追求荣耀的征途中,来自不同民族的运动员需摒弃偏见,彼此信赖,凭借默契无间的协作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携手为团队的辉煌而战。这种经历不仅增强了团队内部的凝聚力,更在无形中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团结协作精神在边疆地区的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自然灾害、贫困等诸多社会问题,边疆地区的居民更需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挑战。体育精神中的团结协作意识,激发了人们的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共同为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
  二、体育在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长期效应
  在西南边疆地区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特殊区域,体育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情感纽带建立以及公共资源优化,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独特的推动力。其长期效应主要体现在文化认同深化、社会资本积累、社会心理调适和推动社会公平四个层面。
  (一)深化文化认同,增强社会融合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实践,对深化文化认同、增强社会融合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西南边疆地区是壮族、苗族、彝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通过体育活动,尤其是包含传统特色的体育赛事,能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例如,广西地区的抢花炮、贵州的苗族跳绳和云南的射弩比赛,这些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为其他民族提供了了解与尊重的机会。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互动,各民族间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日益加深,文化隔阂逐渐消融,进而强化了民族间的社会认同感。
  在国家层面,体育通过凝聚各族群众的参与热情,塑造了共同的社会身份认同。以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这一活动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现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的舞台。例如,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自1953年至今,经过70年的发展,已成为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示我国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通过共同参与和观赏,各民族群众在体育活动中共同体验到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自豪感。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社会凝聚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二)积累社会资本,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体育活动具有显著的社会资本积累效应,它通过建立人际网络、增强社会信任,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资源。在西南边疆地区的村庄和社区,体育活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高互动的交流平台。共同的体育活动成为社区成员间建立与巩固信任桥梁的纽带,促进了相互支持的关系形成。例如,在一些民族地区,传统节庆中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划龙舟等不仅是赛事,更是一个全体村民聚集和互动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居民间互动频繁,社交网络得以拓宽并稳固,为化解社区矛盾、促进基层公共事务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期来看,这种通过体育积累的社会资本对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地方政府已将体育活动纳入社区治理计划,如定期组织居民健身活动、村镇体育比赛等。这种方式不仅强化了社区的凝聚力,激发了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还通过体育活动锤炼组织的执行力与协作精神,提升了社区自我管理的效能。例如,在云南边境地区,幸福村体育嘉年华通过多年的体育交流活动,建立了跨村镇的协作机制。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还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为边界冲突的调解和资源共享提供了稳定的沟通渠道。
  (三)推动社会公平,减少结构性矛盾
  体育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在缓解社会结构性矛盾方面具有积极效应。体育活动通过构建公开、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参与者不论其社会地位或经济背景如何,都能在相同规则下追求胜利。例如,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为举办城市或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政府支持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建立高质量、影响力大的品牌体育赛事。社区草根体育组织,如广场舞,也反映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满足了居民的健身需求,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体育赛事对社会福利的贡献分析显示,体育赛事能促进社区健康改善,创造就业机会,培养社会凝聚力与归属感,并为社会公平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实践案例。
  一些政府主导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如村级足球场、全民健身路径等,不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乡村,这些体育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与城市居民同样的锻炼机会。同时,通过定期组织全区范围的体育比赛,也为偏远地区的优秀运动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为区域发展注入积极因素。
  三、体育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中的机制创新
  体育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机制创新,体育可以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一)体育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机制
  体育社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重要桥梁,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机制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南边疆地区,体育社会组织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不仅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创新。
  1.体育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
  体育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西南边疆地区,一些体育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承接了政府转移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为民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体育服务。这些服务在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同时,体育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参与也促进了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政府借助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合作,成功实现了治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型,从而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这种合作机制不仅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还促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2.体育社会组织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
  体育社会组织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组织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交流等方式,促进了民众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西南边疆地区的部分体育社会组织,更是主动投身于社区治理与矛盾调解,借助体育活动巧妙化解社区矛盾,有力维护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体育社会组织还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民众解决了一些因体育纠纷而引发的法律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些服务不仅有助于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还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建设。
  (二)体育在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作用
  体育,作为一种蕴含规则性与竞争性的独特文化活动,在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体育规则在社会治理中的示范效应
  体育规则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明确比赛规则、裁判标准等方式,确保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在西南边疆地区,一些体育社会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体育规定,为民众树立了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榜样。这些规则在规范体育竞技行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循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同时,体育规则在社会治理中的示范效应也促进了政府治理方式的法治化。政府通过借鉴体育规则中的合理成分,完善了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了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这种示范效应不仅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治理职责,还促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法治共识和法治信仰。
  2.体育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及开展深入的法治宣传活动,法律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民众的法治素养亦随之得到有效提升。在西南边疆地区,一些体育社会组织通过举办法治主题运动会、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将法治元素融入体育活动中,增强了民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此外,体育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对青少年的培养上。通过组织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可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法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这些青少年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本文系2024年度崇左市民族宗教工作课题“广西边境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铸牢边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MZ2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