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解构与重构研究

荣悦

2025-05-12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解构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认清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要求。基于此,对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重构提出建议,使辅导员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解构与重构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大新媒体平台已深入渗透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针对新媒体时代发展特点重新解构和重构辅导员核心能力,为辅导员核心能力长效发展注入活力,助力辅导员工作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解构
  (一)系统学习能力
  新媒体时代,信息系统更新速度快,从短视频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系统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教育、管理、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系统掌握新媒体知识体系,以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对辅导员带来的诸多挑战。
  (二)教育引导能力
  伴随科技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信息繁杂,教育引导能力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帮助学生辨别是非的重要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跃,获得信息渠道增多,但由于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容易受到不良信息误导。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依托新媒体平台,抓住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
  (三)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伴随高职院校的扩招,辅导员工作量剧增且管理难度加大,需要辅导员具备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有序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同时,新媒体时代促使辅导员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班级管理,并且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助于辅导员协调管理班级内部及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障日常教学工作顺利运行。
  (四)创新能力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亟须创新工作方式,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日常工作;辅导员需掌握新媒体运营技巧,帮助学生在碎片化信息中有效获取知识,将创新理念贯穿于工作当中。基于此,辅导员必须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对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培养辅导员的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五)网络舆情处理能力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处理能力对辅导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琐碎,导致无法及时关注舆情信息,错失舆情处理的最佳时间。另一方面,辅导员引导网络舆情的方法较为陈旧,缺乏与自媒体平台互动交流,未能深入掌握舆情处理措施。而辅导员掌握网络舆情处理能力使其能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新媒体平台快速介入避免不当言论的传播,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重构
  (一)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系统学习能力即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管理能力的同时,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整体把握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具备将无序的知识结构整合并定期学习总结的能力,以此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确保工作高效运行,辅导员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重新审视在新媒体时代下自身工作需求,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平台辅助自身工作的必要性,并通过掌握扎实的新媒体知识,着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在新媒体时代以学习新媒体知识为例,主要是通过了解其技术、渠道、终端、服务层面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便利,强化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拓宽信息获取渠道,高度重视学习新媒体平台运营、短视频制作等平台技术,提高辅导员活动策划能力、文案写作(内容创作)能力或数据分析能力等。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使辅导员高质量工作,从而提升其应用媒介的意识。通过提升新媒体技术水平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使其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技能,不断拓宽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路径,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二)坚定立场,提升教育引导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教育能力[1]。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或交往方式。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易受外界影响并对新媒体平台依赖性增强,导致他们无法有效辨别网络信息。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坚定政治立场,通过提升自身政治信仰引导、理论武装、行动自觉等来提升辅导员的教育引导能力。以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政治信仰引导助推学生思政教育为例,政治信仰引导就是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引领,主要包括学习沟通能力、感染力或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需要辅导员通过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将新思想渗透进与学生交流中才能不断实现。在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应具备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通过提高话语感染力增强学生政治引导,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在兼顾流行和趣味性的基础上,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开展思政教育,为辅导员教育工作注入活力。此外,辅导员还应紧密结合当下学生关注的热点时事,重视学生思想理论学习和价值观养成,激励学生把思想理论转化为自身行为意识,以此打造新媒体思政育人新矩阵。
  (三)实干力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辅导员的沟通能力、情绪管理、领导力和决策力等。沟通能力即辅导员进行班级事务管理时,不仅需要听从学校任务安排,还需准确传达,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以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情绪管理能力即辅导员能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领导力和决策力即辅导员要主动承担班级事务责任;还要将班级事务理顺,并有计划地执行和落实。新媒体平台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显著优势。对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深刻认识到新媒体平台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自身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借助大数据等手段辅助班级管理工作,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效率。以领导力和决策力为例,辅导员应学会通过新媒体平台组建学生干部线上管理新模式,明确班干部管理范围,倡导学生自我管理,并要求学生定期向辅导员汇报情况,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班级管理透明度。基于此,辅导员定期评估班干部工作,最大限度发挥班干部管理优势,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总之,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将自身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并着力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四)与时俱进,提升创新工作能力
  创新能力即辅导员应针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拥有自主学习和改变的意识,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工作模式,提出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频繁使用互联网平台,追求个性化、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导致辅导员传统工作模式受到冲击,无法适应学生现实需求。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在日常工作中重视现代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学生思维特点,优化自身工作模式。以创新能力为主导,辅导员应改变传统上传下达、面对面交流的工作模式,树立互联网思维,学习、运用好新媒体平台,探寻新的工作方式,即根据当下学生信息接收碎片化、日常社交虚拟化、价值判断个性化等特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方式,开展学生学习、心理、就业等咨询服务,明确自身工作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必要时引导学生进行线下沟通交流,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辅导员还应借助新媒体发展态势学会利用校园App或校内数据库,以便捷获取学生学习、考勤等情况,克服纸质资料查询繁琐、信息不全面的弊端,实现校内资源的共享,从而节约时间、简化辅导员工作流程,提高工作实效[2]。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辅导员能力培养中应着重提升这一方面的能力。
  (五)应对舆情,提升舆情处理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舆情处理能力是指辅导员及时把握舆论动态,以新媒体平台为主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能力;其中主要包含态势感知能力、话语引导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高职院校应明白辅导员既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也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提升网络舆情处理能力。其中,舆情处理能力主要包括舆论风向判断、舆论事态分析、快速分析解决措施和后期处置等环节。舆论风险判断即辅导员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提升对网络舆论的认知能力;舆论事态分析即辅导员应针对舆论风向判断舆论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后果;快速分析解决措施即辅导员应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积极探索网络舆情监管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快速制定舆论处理应急预案;后期处置即舆论处理的最后一环,辅导员应具备对整体事态作出全面、系统分析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舆论疏导的能力,帮助减少舆论产生的消极影响的能力[3]。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依托新媒体前沿技术,通过打通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科壁垒,为辅导员提升舆情处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解构,明确了新媒体时代对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重构措施,鼓励辅导员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切实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哲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自我提升的逻辑进路[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
  [2]陈晓燕.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9):98-102.
  [3]刘碗.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应对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4.
  【作者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基金项目: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编号:2024SJSZ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