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阳光滨州 广告

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01.3亿元

金融“活水”润泽滨州实体经济

2025-05-09 作者: 尹晓婧 杨琼 来源: 经济导报
  无棣农商行紧盯春耕备播关键节点,依托金融产品创新升级、服务质效优化提升,为农户春耕之路保驾护航。图为该行工作人员走访农户。
  以重点项目、工业经济、民营企业为重点,每周组织线上对接,每月开展县域服务,每季度举办专项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对接常态化,融资服务精准化
  2025年以来,滨州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113388”工作体系,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强化金融担当,实现一季度“开门红”。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01.3亿元,较年初增加248.8亿元,较年初增长5.7%,同比增长12.37%,列全省第4位。
落实“三应三尽”机制
全力扩大信贷投放

  强化金融要素保障。紧紧围绕全市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大工程,建立要素保障项目库,以全省“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活动为载体,落实“三应三尽”工作机制。3月末,全市纳入“三应三尽”项目库项目267个、拟融资额716.65亿元,已全部完成对接。
  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以重点项目、工业经济、民营企业为重点,每周组织线上对接,每月开展县域服务,每季度举办专项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对接常态化,融资服务精准化。一季度,中国银行滨州分行、农业银行滨州分行等为滨州市多家重点企业投放贷款38.82亿元;青岛银行滨州分行对符合绿色金融、蓝色金融范畴的优质项目和涉及民生需求的公用事业类项目新增投放24.98亿元;建设银行滨州分行对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批复14.75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
  中建八局G228丹东线滨州段工程是山东省重点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建成通车,将有力推动环渤海经济带互促互融发展,优化鲁北沿海路网布局,为环渤海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项目启动初期,农行滨州分行就与滨州中建八局达成合作,今年一季度又投放1.77亿元,目前余额已达9.25亿元。农行滨州分行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序时及时审批投放资金。有了信贷“及时雨”的保障加力,工程施工进展顺利。
  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扎实开展个体工商户“金融伙伴育苗”行动,全面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建立省市县三级直连服务体系,领导包保、部门帮办、机构直连,及时协调处理企业问题诉求。3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04.67亿元,较年初增加66.49亿元,增长10.42%。
  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到实处,潍坊银行滨州分行协同滨城区专班进行“联合会诊”,对推荐清单内暂不满足条件的企业进行分类施策,按照建立清单—联合会诊—回访销号的模式,为企业真正解决融资难题。
  今年年初,永泰自动化工程(山东)股份有限公司因新签订订单需采购大量原材料导致资金紧张,又因缺少合适的增信措施影响贷款办理。潍坊银行滨州分行与公司负责人沟通后决定采用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进行增信。在办理质押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未更新,专利显示所有人为其关联公司,致使质押无法办理。该行积极与当地职能单位协调,7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变更登记和质押登记,200万元信贷活水顺利注入企业。
锚定重点领域
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滨州印发《关于设立科技支行工作的意见》,积极落实科技支行惠企政策,联合开展“科创赋能·金融筑梦”政策宣讲暨科技金融推介活动。交通银行滨州分行举办县区专场“专精特新”政策及产品推介会,向150家参会企业发放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宣传手册;滨州农商银行强化财金协同,推广“鲁科贸”产品,推动“科融信”平台应用,全市农商银行科技贷款已覆盖416户、信贷规模30.67亿元。
  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滨州市成功入选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综合性试点,建立制造业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金融顾问主办行制度,积极把握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综合试点机遇,多举措探索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融合路径。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132.2亿元,同比增长22.6%,高于各项贷款10.2个百分点;3家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铝行业可持续挂钩贷款4笔、4.18亿元;兴业银行滨州分行投放全国首笔铝行业转型金融贷款2亿元。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落实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结合滨州市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和产业特点,紧扣乡村产业发展,强化金融要素保障。3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120.59亿元。农发行滨州市分行累计投放产业贷款18.35亿元,投放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贷款10.66亿元;东营银行滨州分行提供覆盖小麦种植、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领域金融支持15.1亿元,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
  春耕备播时节,麦田上空,一架新型植保无人机正在试点作业,整个过程快捷、高效。与传统的人力作业相比,无人机作业省时省力,浇灌、施肥效果突出,能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增加亩产量50斤左右。“去年在土壤改良上技术投入较多,今年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真是有些捉襟见肘。好在有无棣农商银行459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这笔可循环使用的低息贷款让公司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在项目研发上。”说起刚发放的“农业机械贷”,山东绿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立华对农商银行充满了感激之情。
  据悉,无棣农商银行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护航粮食“产、运、收、储、加、销”全链条技术革新,与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资本对接座谈会,了解全县智慧农业应用企业资金需求。通过定制专属方案、降低贷款门槛、给予利率优惠、简化审批流程等支持,扩大“惠棣助农贷”“鲁担惠农贷”“粮食规模种植贷”“家庭农场贷”“农业机械贷”等特色产品覆盖面,为现代化农业改革提供更多更优金融服务选择。
紧扣薄弱环节
精准提升服务质效

  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助力企业增信。建设银行滨州分行线上设立“e信通”“e政通”等供应链融资产品;潍坊银行滨州分行实施差异化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借助行内“潍银云链”产品,大力推行无追索保理融资模式。
  推进政府增信赋能。建立政银保企四方联动机制,发挥融资担保在增信、分险、赋能等方面的作用。潍坊银行滨州分行建立“便捷获得信贷”专项行动推进工作机制,与滨发融资担保建立合作,丰富小微企业担保措施。恒丰银行滨州分行强化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累计为16家企业发放“担保贷”9070万元,为87家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37亿元。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围绕乡村振兴,银行机构推出了“肉牛养殖贷”“绳网贷”“板材贷”“厨具贷”“共富贷”等10余种特色金融产品,助力打造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品牌;为有效解决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问题,推出“科创齐鲁贷”“科技e贷”“科技补偿贷”等产品,充分发挥产品线上申请、利率优惠、随用随取、担保方式多样、审批快捷等优势;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创业等资金需求,推出“生产经营流水贷”“创业担保贷”等信贷产品,持续优化三农、科创、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 
       (尹晓婧 杨琼)




邹平市两产品入选 2024年度“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
  导报讯 日前,山东省粮食经济学会发布了2024年度“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遴选评审结果,位于邹平市韩店镇的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寿花食品”)生产的金胚玉米油、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西王食品”)生产的玉米胚芽油成功入选。
  据悉,本次评审邀请加工、育种、检验检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5名专家组成评审组,严格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分别从“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个环节共计23个方面,对33家申报企业的44个产品进行了全面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最终28家企业的38个产品入选。
  多年来,长寿花食品、西王食品扎根粮食深加工,致力于匠心、专心生产每一滴健康油脂。长寿花食品从原料选取开始,严格把关,甄选优质胚芽,确保每一滴食用油都精纯质优。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每一个环节层层筛选,为消费者带来安全、营养、美味的食用油产品。此次入选的金胚玉米油采用“金胚十二道”核心生产工艺,最大限度保留玉米油中的原生营养,满足消费者健康消费需求的同时,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粮油产业升级;西王食品依托西王集团全国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基地优势,建立了玉米胚芽油生产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从原料加工到产品生产的全程质量监控,依托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了西王玉米胚芽油的安全优质、健康绿色。
  长寿花食品、西王食品将以此次入选“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为契机,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力度,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升级,不断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提升产品品质,研发更多更优的绿色粮油产品,持续守护亿万家庭的健康餐桌。    
          (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