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多彩济宁 广告

重塑北方内河航运新坐标

济宁“黄金水道”撬动千亿级临港经济

2025-04-14 作者: 高峰 武剑 徐青春 来源: 经济导报
  2025年开年,济宁港航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1-2月货物吞吐量突破1598万吨,同比飙升18.2%;集装箱吞吐量达5.4万标箱,同比增长10.4%。“运河之都”济宁正借水而兴、加速起势。
  数字跃动的背后,是济宁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战略目标的全方位突破。从政策红利的精准承接到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从传统煤炭码头单一水运节点到智慧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生态,济宁正以“黄金水道”为支点撬动千亿级临港经济新蓝海。
内河航运“通江达海”
  近年来,通过内河航运的转型升级,济宁实现了工业发展与港口经济的深度融合,其内河航运也成为了工业物流的“黄金通道”。
  济宁依托黄金区位优势,将“铁路”“内河”等串联起来,实现了“公铁水”多式联运畅达。梁山港位于瓦日铁路、京杭运河的黄金交叉点,龙拱港全面接入新菏兖日铁路主线,还有太平港、跃进港等组成内河航运港群,沿着京杭运河可直达长江,绘就“丰”字形的大通道,山西、内蒙古等地借助济宁的内河航运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相互连接,形成运输无缝的货运大动脉。
  此外,通过抢抓“粤苏皖赣—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向北延伸的机遇,济宁已开通直达越南、泰国等国家的外贸集装箱航线,成为通江达海的新门户。
  龙拱港设立了山东省内河首家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打通了借港出海新通道,实现在“家门口”直接报关“出海”,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低成本外贸服务。
  如今,全市京杭运河主航道210公里,占全省的80%、京杭运河通航里程的24%,主航道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在京杭运河沿线13个城市中居第一位。2024年,济宁港口吞吐量超9600万吨、40万标箱,稳居全省内河首位。截至目前,已开通内河航线64条、集装箱航线26条,物贸网络覆盖全国152个城市,国际航线通达16个国家。
千年运河的“数字新生”
  2025年以来,20.61亿元资金、24项政策项目密集落地济宁,构建起立体化政策支撑体系。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改造工程争取中央补助20.48亿元,创下历年来省内水运项目补助纪录;济宁跻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标志着其枢纽地位获国家层面战略认证。
  更引人注目的是项目矩阵的强势崛起——淄海铁路专用线、顺达港铁路专用线等5个项目入选2025年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名单,微山三线船闸等4个项目入选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龙拱港智慧物流园区等5个项目列入2025年度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名单。
  在龙拱港,自动化场桥与岸桥远程操控,无人集卡定位精准、对位高效,这座全国首家实现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唯一自动化系统全域国产化的集装箱港口,正是济宁内河航运创新突围的缩影。
  《内河智慧港口建设指南》填补省内行业标准空白;梁山港入选2024年山东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示范案例,是全省唯一一家入选的港口企业;《融合京杭运河济宁段航道数据,打造内河航运管理服务新模式》数据应用场景是全省唯一成功入选的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这些场景印证着济宁内河航运的“数智蜕变”,树立了内河港口智能化建设新标杆,更让济宁成为全国内河航运数字化转型的“试验田”。
绿色航道的“能源革命”
  日前,京杭运河最大尺寸LNG动力集装箱运输船“济宁港航9001”轮从济宁龙拱港满载4130吨焦炭开启首航之旅,7天后抵达江苏常州,卸货完成后,装载铁矿石等物资返航济宁。
  据悉,该船为济宁能源集团携手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研发设计的首创船型,可装载161个标准集装箱,载重近5000吨,是京杭运河可通行最大尺寸船型。相较于传统内河船型,新船型能效提升3%,搭载两台LNG燃料发动机,与传统动力相比,碳排放量降低15%以上。
  在白马河畔的山东新能船业生产基地,其船舶订单从“1”发展到“165”,仅用时100多天。据介绍,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首创内河船舶标准化生产新模式,可同时建造10多艘船,效率是传统造船的两倍。
  近日,随着装载62个铁路箱的船舶驶入龙拱港作业,标志着水富港、宜宾港至龙拱港铁水联运“南磷北运”航线成功打通,开辟了西南地区至济宁货物往返运输新通道。贵州的磷肥通过铁路运输至水富港和宜宾港,随后铁路箱直接下水,沿长江转京杭运河抵达龙拱港后再通过集改散运输至周边腹地区域。
  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产业生态重构。融汇数易平台、多式联运等项目将物流数据转化为供应链金融、贸易服务等增值产品;新能源船舶制造、临港智能制造等项目则推动港口经济向先进制造领域延伸。这种“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质变,催生出高端制造、数字贸易等新质生产力集群,一个集智慧物流、绿色航运、港产融合于一体的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正在运河之畔加速崛起。
    (高峰 武剑 徐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