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刘丁

2025-04-02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大代表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剖析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推动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挑战
  (一)代表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然而在现实中,部分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履职能力存在不足,难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代表工作的期待。这主要体现在代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社情民意的把握不够准确,以及在履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二)代表联系群众机制尚待完善
  人大代表工作的核心在于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并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诉求。然而,当前部分地区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尚不完善,存在联系渠道不畅通、联系频次不足、联系方式单一等问题。这导致人大代表难以及时、全面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关切,从而影响了代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代表建议办理效率与质量有待提升
  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会提出大量建议,这些建议的办理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代表建议的办理存在办理周期长、办理效果不佳、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既挫伤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也损害了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二、对策
  (一)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工作[1]。提升代表的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履职能力。组织代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法律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引导代表更好地领会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此外,鼓励代表积极参与立法调研、专题调研、日常工作调研等活动,提高代表的议案建议质量和水平。
  (二)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落实代表全覆盖进站、全员化亮身份制度,深化“码入户”“农家式联络点”“代表夜聊”“代表述职”等创新做法,确保每一位代表都能够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定期的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活动,代表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脉动,从而在履职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推动相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优化代表工作平台和机制
  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络站、网上代表履职平台等,为代表履职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利用代表活动码等数字化手段,实现代表履职全链条信息归集和分析评价,提高代表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优化业务下沉,精选人大及“一府两院”等国家机关重要业务下沉基层单元,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确保民意能够顺畅上达,政策能够精准落地。
  (四)强化人大代表作用发挥
  人大监督要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始终与政府同向发力[2]。组织代表参与“一府一委两院”监督活动,选聘代表担任监督员、评审员、听证员等,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完善代表建议、审议意见与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双向转化机制,通过实地视察、专题调研、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得到有效落实,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代表工作的成效。
  三、结语
  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需要我们从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优化代表工作机制和平台、强化代表监督作用以及加强代表履职保障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共同推动人大代表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波.站稳人民立场,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J].人民之友,2024,(11):48.
  [2]王方渝.推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J].创造,2023,31(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