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理论

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碎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的影响

吉林大学王燕琪

2025-04-02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摘要:在当今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信息碎片化的趋势。本研究借助网络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旨在探讨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对增强文化自信的影响。文化信息碎片化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负面影响。一方面,其丰富性和快捷性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和接收,使文化信息传播的对象更加多元化,有助于促进文化自信的建立;另一方面,信息过载和真实性难以保证可能导致文化价值观的混乱,影响文化自信的稳定性。因此,优化传播策略,提高信息的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传播在增强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传播碎片化;文化自信;数字时代
  随着数字化飞速发展,各类信息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并在文化传播领域带来新变革。新形式的传播方式使文化信息传播更广更快,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新机遇。然而,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也带来过载和真实性难保证等问题,可能对文化自信造成负面影响。
  一、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碎片化趋势
  (一)数字时代的传播特点
  数字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互动和全球传播。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包括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等新媒体的兴起,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再者,数字化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传播和获取。在数字时代,用户参与度增加,传播变得更加双向化,用户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产生反馈和互动[2]。数字化传播具有易存储、易传播、易搜索等特点,大大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管理和利用。
  数字时代的传播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快捷高效、传播渠道多元化、时间空间打破限制、用户参与度增加和信息易管理等方面。这些特点使文化信息更加便捷地传播和接收,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二)文化传播的碎片化特征和表现
  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碎片化趋势表现为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化获取信息,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随时随地接收文化信息。这种碎片化特征导致文化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瞬间化的特点,信息量大、更新快,让用户容易陷入碎片化阅读的怪圈[3]。
  文化传播的碎片化还表现为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传播路径的碎片化。传统的文化传播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在数字时代,文化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这种多样性的内容形式使得文化传播更加立体和立体,并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观感知路径。碎片化的传播路径也使得文化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和快速,拓展了受众群体和影响范围。
  二、文化传播碎片化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一)文化传播碎片化的积极影响分析
  文化传播碎片化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上。碎片化的文化传播使信息获取更为方便和快捷,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数字平台获取感兴趣的文化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碎片化的文化传播使文化信息的传播对象更加多元化,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再者,碎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加速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有利于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化相结合、文化创新的推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促进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传播碎片化给予传统文化新的传播途径和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传播碎片化的负面影响分析
  文化传播的碎片化可能导致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和文化认同感的混乱。碎片化的文化传播往往使文化信息呈现片面性,难以完整地了解文化内涵,容易形成偏见和误解。信息碎片的快速传递和传播往往导致信息过载,消极信息与文化价值混杂,影响了受众对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同。另外,碎片化传播的随机性和无序性也容易使文化传播过程受到外部干扰,造成文化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这种碎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可能削弱受众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导致文化自信的缺失。可见,碎片化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不完整性、信息的混杂性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等方面,这些负面因素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一定挑战。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加强对文化信息的筛选和引导,提升受众的文化鉴别能力,以减少碎片化传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保障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提升。
  三、结束语
  碎片化传播方式,让文化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且多样,也导致了诸如信息过载和真实性问题,可能引发价值观混乱,对文化自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优化传播策略,提升信息质量,以最大化利用文化传播对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这对于理解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模式,并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平.传播中华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新材料作文导写[J].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3(03):5-7.
  [2]延斯·奥尔伍德胡湉湉.数字化跨文化传播的后果:互联网时代的跨文化传播[J].跨文化传播研究,2020(02):93-107.
  [3]栗沁波.传播曲艺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J].曲艺,2022(1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