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深观

2025-02-19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上接1版
国企“走在前”
  根据“2024年国内碳中和/蓝色债券市场年报”数据,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控股企业仍为发行蓝色债券的中坚力量,累计发行的蓝色债券中,96.88%的发行主体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蓝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占总发行规模的99.68%。其中,2024年所发行蓝色债券中,60.00%的发行主体为国有控股企业,所发行的蓝色债券规模占本年度总发行规模的95.92%。
  从山东来看,经济导报记者梳理发现,山东能源集团、青岛水务集团、青岛国信集团都已“尝鲜”发行蓝色债券。
  2024年4月,青岛水务集团发行3年期2.6亿元蓝色债券。这是全国首单“蓝色+科创”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海水淡化项目,形成20万立方米/日的淡水产能。这也是继2020年青岛水务集团发行境内首单蓝色债券后,再次通过债券创新优化城市供水结构,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24年7月,青岛国信集团成功发行定价1.5亿美元3年期境外蓝色债券,票息率6.1%。这是山东省首笔境外蓝色债券,创国内同架构美元非金债券最低利率纪录。资金专项用于可持续海洋经济项目,包括海洋污染防治、生物资源管理等,助力青岛海洋发展战略。
  2024年9月,山东能源集团成功发行5亿美元5年期蓝色可交换债券。这是全球首笔蓝色可交换债券,标的股票为兖矿能源H股(01171.HK),换股溢价率35%创港股新高,发行收益率3.50%,吸引了超过45家国际投资者参与。
  这些“国字头”企业,紧扣海洋强国与“双碳”战略,在蓝色债券发行中引入了投资者,大幅提升了融资能力,拓宽了融资渠道,推动山东海洋经济绿色转型。
  不过,为了更好发挥蓝色债券的作用,迟泓建议,海洋类企业应当深化蓝色债券应用研究,前期加强项目策划,确保项目的建设内容符合蓝色债券要求;中期加强债券发行管理,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确保债券资金高效投入建设项目中。

蓝色债券为海洋产业项目提供多维度支持
  蓝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在海洋领域的延伸,通过创新融资机制为海洋产业项目提供了多维度支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拓宽海洋产业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短缺。蓝色债券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有效解决了海洋产业项目因长周期、高风险导致的融资难题。
  引导资金精准投向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蓝色债券的募集资金需专项用于具有环境效益的海洋项目,例如海洋生态修复、绿色船舶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等。
  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蓝色债券通过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推动海洋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显示,蓝色债券的发行可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清洁生产技术,进而推动海洋产业从传统捕捞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发行蓝色债券的企业需遵循严格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例如定期披露项目生态效益。此举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公信力,还通过保险、政府引导基金等工具分散风险。
  推动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展。我国通过政策引导(如《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区域性试点(深圳、湛江的蓝色金融文件),逐步构建蓝色债券标准体系,促进市场规范化。
  总之,蓝色债券通过资金注入、技术赋能、风险分担和政策协同,成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债券认证标准、完善海洋资产权属法规,并拓展国际合作,以释放更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