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河故道种上了中国味的葡萄。 |
![]() |
对西方葡萄酒文化,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给消费者讲述葡萄酒的“中国故事”,未来山东葡萄酒产业一定可以与国际消费接轨
●受访者:德州奥德曼酒庄董事长、庄主 徐义
●采访时间:2024年2月5日
●采访地点:奥德曼酒庄
●好品:德州奥德曼葡萄酒
◆导报记者 戚晨 德州报道
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师从中国葡萄酒教育的奠基人李华,他就是德州奥德曼酒庄董事长、庄主徐义。徐义学习了葡萄种植、酿酒、工业发酵,甚至还学习了品酒,慢慢地徐义一辈子扎根在了葡萄酒行业。
在传承与创新中
孕育新产品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葡萄酒消费的黄金期,到了1996年,葡萄酒标准有了新的改革,新的喝法也孕育而生,就是“雪碧兑葡萄酒”。因为当时成为了潮流,所以跟风喝葡萄酒的中国消费者很多,种植葡萄的农民也有很高的收益。随着葡萄酒行业的不断洗牌和发展,中国葡萄酒业出现了张裕、长城等大品牌。2000年后,西方葡萄酒文化开始逐渐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一部分消费者尝试接受干红酸涩的口味,来自法国、西班牙、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葡萄酒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徐义说,中国葡萄酒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园博物馆中就清晰地展现了葡萄酒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进程。“中国有2000多年的葡萄酒历史,从皇亲贵胄到文人墨客都曾以饮用葡萄酒为风尚,与西方葡萄酒文化相比,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更为源远流长。”
“中国人口味重,饮食也在几十年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开始挖掘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葡萄酒品类,在这样的背景下,‘耆红’这款中国特色的葡萄酒产品孕育而生。”徐义介绍,从挖掘葡萄酒文化、古法酿造工艺入手,耆红来源于1765年乾隆皇帝莅临德州黄河涯镇的真实历史。
据了解,奥德曼酒庄所处的德州黄河涯镇有一位叫卢建曾的老人,掌握着酿造古法加烈葡萄酒的工艺。“乾隆曾特赐老人一块匾,上书——德水耆英,我们就从这段历史文化中提炼出古法酿造工艺,同时又有了创新,酿出了更适合中国人口感的耆红。”徐义带着经济导报记者欣赏了耆红储存陈酿的器具,其并非采用西方橡木桶储存,而是采用陶罐来储存陈酿。因为这样独特的工艺,让这款酒有了独特的味道和香气,更让这款葡萄酒成为度数达20度的烈葡萄酒。
制定行业标准
成为“好品”代言人
经济导报记者在奥德曼酒庄看到,酒柜中陈列着一排排的葡萄酒,其中排列着诸多世界级金奖“选手”。
“比如这瓶典藏蛇龙珠干红,就获得2017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当时参赛的有10000多种品类,可以说竞争非常激烈。而这一款葡萄酒要用橡木桶陈酿24个月,我们用专注和专业获得了一块块金牌。”徐义说,目前基地种植葡萄400多亩,合作基地有2000多亩,引种了50多个葡萄品种。
徐义扎根德州做奥德曼葡萄酒品牌20余载,但他仍旧认为奥德曼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是个“新品牌”。“提起奥德曼,很多消费者并不知晓,他们知道山东烟台或宁夏、新疆葡萄产区,但是可能不知道在山东德州居然还有一个屡获金奖的葡萄酒品牌。”徐义说,通过20年的努力,奥德曼酒庄填补了鲁西北黄河故道产区的葡萄酒空白。
“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近几十年似乎并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国际葡萄酒品牌,而奥德曼从德州开始,一点点在品牌中扩大区域范围,尤其是对黄河故道概念的传播,有相当一部分葡萄酒爱好者已经对奥德曼品牌喜爱和信任,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行业的一个成就。”徐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葡萄酒作为世界流行的酒种,代表着美好生活品质,需要有消费场景并与需求相结合,推动葡萄酒消费增长。“对西方葡萄酒文化,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给消费者讲述葡萄酒的‘中国故事’,这样才能让更多消费者愿意去尝试中国葡萄酒品牌。”
徐义希望,自己能够做行业的守护者和开拓者,徐义自己的视频号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他作为酒庄庄主带领着消费者走进葡萄种植基地、去看灌装过程、品鉴不同口味的葡萄酒,而不少粉丝也通过视频认识了奥德曼和葡萄酒背后的中国文化。
“我们相信未来山东葡萄酒产业一定可以与国际消费接轨,希望奥德曼可以成为山东葡萄酒‘好品’和‘好品牌’的代言人,让中国生产的世界级金牌葡萄酒走进大众、走向世界。”徐义说。
●受访者:德州奥德曼酒庄董事长、庄主 徐义
●采访时间:2024年2月5日
●采访地点:奥德曼酒庄
●好品:德州奥德曼葡萄酒
◆导报记者 戚晨 德州报道
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师从中国葡萄酒教育的奠基人李华,他就是德州奥德曼酒庄董事长、庄主徐义。徐义学习了葡萄种植、酿酒、工业发酵,甚至还学习了品酒,慢慢地徐义一辈子扎根在了葡萄酒行业。
在传承与创新中
孕育新产品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葡萄酒消费的黄金期,到了1996年,葡萄酒标准有了新的改革,新的喝法也孕育而生,就是“雪碧兑葡萄酒”。因为当时成为了潮流,所以跟风喝葡萄酒的中国消费者很多,种植葡萄的农民也有很高的收益。随着葡萄酒行业的不断洗牌和发展,中国葡萄酒业出现了张裕、长城等大品牌。2000年后,西方葡萄酒文化开始逐渐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一部分消费者尝试接受干红酸涩的口味,来自法国、西班牙、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葡萄酒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徐义说,中国葡萄酒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园博物馆中就清晰地展现了葡萄酒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进程。“中国有2000多年的葡萄酒历史,从皇亲贵胄到文人墨客都曾以饮用葡萄酒为风尚,与西方葡萄酒文化相比,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更为源远流长。”
“中国人口味重,饮食也在几十年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开始挖掘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葡萄酒品类,在这样的背景下,‘耆红’这款中国特色的葡萄酒产品孕育而生。”徐义介绍,从挖掘葡萄酒文化、古法酿造工艺入手,耆红来源于1765年乾隆皇帝莅临德州黄河涯镇的真实历史。
据了解,奥德曼酒庄所处的德州黄河涯镇有一位叫卢建曾的老人,掌握着酿造古法加烈葡萄酒的工艺。“乾隆曾特赐老人一块匾,上书——德水耆英,我们就从这段历史文化中提炼出古法酿造工艺,同时又有了创新,酿出了更适合中国人口感的耆红。”徐义带着经济导报记者欣赏了耆红储存陈酿的器具,其并非采用西方橡木桶储存,而是采用陶罐来储存陈酿。因为这样独特的工艺,让这款酒有了独特的味道和香气,更让这款葡萄酒成为度数达20度的烈葡萄酒。
制定行业标准
成为“好品”代言人
经济导报记者在奥德曼酒庄看到,酒柜中陈列着一排排的葡萄酒,其中排列着诸多世界级金奖“选手”。
“比如这瓶典藏蛇龙珠干红,就获得2017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当时参赛的有10000多种品类,可以说竞争非常激烈。而这一款葡萄酒要用橡木桶陈酿24个月,我们用专注和专业获得了一块块金牌。”徐义说,目前基地种植葡萄400多亩,合作基地有2000多亩,引种了50多个葡萄品种。
徐义扎根德州做奥德曼葡萄酒品牌20余载,但他仍旧认为奥德曼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是个“新品牌”。“提起奥德曼,很多消费者并不知晓,他们知道山东烟台或宁夏、新疆葡萄产区,但是可能不知道在山东德州居然还有一个屡获金奖的葡萄酒品牌。”徐义说,通过20年的努力,奥德曼酒庄填补了鲁西北黄河故道产区的葡萄酒空白。
“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近几十年似乎并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国际葡萄酒品牌,而奥德曼从德州开始,一点点在品牌中扩大区域范围,尤其是对黄河故道概念的传播,有相当一部分葡萄酒爱好者已经对奥德曼品牌喜爱和信任,我想,这就是我们扎根行业的一个成就。”徐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葡萄酒作为世界流行的酒种,代表着美好生活品质,需要有消费场景并与需求相结合,推动葡萄酒消费增长。“对西方葡萄酒文化,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给消费者讲述葡萄酒的‘中国故事’,这样才能让更多消费者愿意去尝试中国葡萄酒品牌。”
徐义希望,自己能够做行业的守护者和开拓者,徐义自己的视频号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他作为酒庄庄主带领着消费者走进葡萄种植基地、去看灌装过程、品鉴不同口味的葡萄酒,而不少粉丝也通过视频认识了奥德曼和葡萄酒背后的中国文化。
“我们相信未来山东葡萄酒产业一定可以与国际消费接轨,希望奥德曼可以成为山东葡萄酒‘好品’和‘好品牌’的代言人,让中国生产的世界级金牌葡萄酒走进大众、走向世界。”徐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