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管理实践和企业文化底色,要将管理动作和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探索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本文主要就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创新融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融合
前言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要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创新融合问题,将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实现。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以及员工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健康稳健发展,管理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动作落地的标准,在开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融合在一起,提高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下,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之间的融合存在一定误解,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制度的一个层面和表现方式,没有在制度中真正强调出企业文化的特色,如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缺乏有效融合
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之间是脱节的,彼此之间较为独立,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的宣传不够深入,企业文化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有时停留为一种口号。对此,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融入企业文化因素,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教,以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的宣教形式进行诠释,让企业的管理制度更能被员工接受和执行。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建设不匹配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多元的,很多管理细节中都可以显出企业文化的特色。个别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是不足的,使得企业文化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深刻的共鸣,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1]。还有的企业在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初衷上存在断层,降低了整体管理效率,也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后续完善。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融合创新性有待加强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软实力,具备强大文化内核的企业意味着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也正是在企业文化的支撑下,企业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能够更好地与企业管理制度形成配合。然而当下一些企业并没有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融合层面进行深入探究,部分管理动作存在变形,尤其缺少创新思维的融入,无法满足现代管理的实际需求,文化建设方法、内容、手段较为单一的情况比较普遍,缺乏创新管理动作,不利于激活企业内部活力。
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应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转变,新成员加入也会让企业文化焕发新的生机[2]。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效融合将达到共生与双向互动。
(一)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意识与精神的载体,发挥出企业文化先导作用,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党建、纪检、工会、团员青年、女职工等群体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激发员工积极性,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面对岗位工作和个人价值。如果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容易给工作氛围带来噪音,造成企业管理制度效率低、成效慢。相关部门应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推动管理制度规范运行及责任层层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体系稳步建立运行,将有利于促进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对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整体创新能力,其中包括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创新不是让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繁琐,而是应简化企业管理的各个流程,使企业整体效率提升。企业要立足新时代新部署新要求,注重从管理模式、方法和策略的角度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加强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要注重企业的精细化运营,从管理细节入手促进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深度整合,加强对管理主体的监督,从源头规范权力运行,发挥管理主体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企业文化创新带动管理制度创新。
(三)企业管理制度可以转化为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企业员工出现不遵守制度的情况,实际上是对制度的不认同,员工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才能自觉遵守,进而形成对自身行为的要求。推动企业制度深入员工心中,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托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及企业性质,构建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大监督格局,整合监督资源,汇聚监督力量,搭建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协商交流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服务+管理+监督”的理念,推动企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深入细致地将企业制度送入职工心中,进而转化为企业文化。
(四)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在差异中相互依存
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管理盲区中很容易失效,而企业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制度的局限性,发挥辅助管理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的实施策略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持续完善并践行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制度中予以落实。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组织员工进行深入学习,在行为上、语言上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精髓,规范员工行为,要重视企业文化中的人性化内容,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适用性[3]。
(二)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打造上要将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映射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内在素养,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能让员工更加明确个人奋斗和提升的方向,有助于改善企业工作氛围[4]。
(三)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凝聚力
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员工作风等都是企业形象的反映。对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都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要注重深耕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同,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要科学评估企业文化,针对岗位进行科学管理,使员工认识到自己是企业形象的具体展示,以激发个人创造力,认同企业。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应当并驾齐驱,共同为企业创建良好的运营和工作环境。要运用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管理制度执行效率。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深度挖掘,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形象的代表,增进社会对企业的认知和了解,也要在管理制度上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人性化属性,通过对内部环境的认同,连接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从而促进企业有更好的运营表现和业务收益。
参考文献
[1]赵伟.基层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探讨[J].新丝路:中旬,2020(07):65-66.
[2]马佐.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策略探究[J].商讯,2020)(03)124-124.
[3]柴蕊.浅析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21(29):0144-0145.
[4]张大伟,匡洋.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探索[J].知识经济,2020(18):76-77.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融合
前言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要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创新融合问题,将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实现。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以及员工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健康稳健发展,管理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动作落地的标准,在开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融合在一起,提高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下,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之间的融合存在一定误解,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制度的一个层面和表现方式,没有在制度中真正强调出企业文化的特色,如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缺乏有效融合
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之间是脱节的,彼此之间较为独立,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的宣传不够深入,企业文化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有时停留为一种口号。对此,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融入企业文化因素,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教,以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的宣教形式进行诠释,让企业的管理制度更能被员工接受和执行。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建设不匹配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多元的,很多管理细节中都可以显出企业文化的特色。个别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是不足的,使得企业文化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深刻的共鸣,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1]。还有的企业在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初衷上存在断层,降低了整体管理效率,也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后续完善。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融合创新性有待加强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软实力,具备强大文化内核的企业意味着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也正是在企业文化的支撑下,企业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能够更好地与企业管理制度形成配合。然而当下一些企业并没有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融合层面进行深入探究,部分管理动作存在变形,尤其缺少创新思维的融入,无法满足现代管理的实际需求,文化建设方法、内容、手段较为单一的情况比较普遍,缺乏创新管理动作,不利于激活企业内部活力。
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应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转变,新成员加入也会让企业文化焕发新的生机[2]。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效融合将达到共生与双向互动。
(一)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意识与精神的载体,发挥出企业文化先导作用,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党建、纪检、工会、团员青年、女职工等群体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激发员工积极性,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面对岗位工作和个人价值。如果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容易给工作氛围带来噪音,造成企业管理制度效率低、成效慢。相关部门应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推动管理制度规范运行及责任层层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体系稳步建立运行,将有利于促进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对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整体创新能力,其中包括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创新不是让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繁琐,而是应简化企业管理的各个流程,使企业整体效率提升。企业要立足新时代新部署新要求,注重从管理模式、方法和策略的角度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加强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要注重企业的精细化运营,从管理细节入手促进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深度整合,加强对管理主体的监督,从源头规范权力运行,发挥管理主体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企业文化创新带动管理制度创新。
(三)企业管理制度可以转化为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企业员工出现不遵守制度的情况,实际上是对制度的不认同,员工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才能自觉遵守,进而形成对自身行为的要求。推动企业制度深入员工心中,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托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及企业性质,构建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大监督格局,整合监督资源,汇聚监督力量,搭建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协商交流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服务+管理+监督”的理念,推动企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深入细致地将企业制度送入职工心中,进而转化为企业文化。
(四)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在差异中相互依存
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管理盲区中很容易失效,而企业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制度的局限性,发挥辅助管理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的实施策略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持续完善并践行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制度中予以落实。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组织员工进行深入学习,在行为上、语言上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精髓,规范员工行为,要重视企业文化中的人性化内容,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适用性[3]。
(二)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打造上要将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映射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内在素养,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能让员工更加明确个人奋斗和提升的方向,有助于改善企业工作氛围[4]。
(三)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凝聚力
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员工作风等都是企业形象的反映。对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都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要注重深耕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同,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要科学评估企业文化,针对岗位进行科学管理,使员工认识到自己是企业形象的具体展示,以激发个人创造力,认同企业。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应当并驾齐驱,共同为企业创建良好的运营和工作环境。要运用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管理制度执行效率。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深度挖掘,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形象的代表,增进社会对企业的认知和了解,也要在管理制度上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人性化属性,通过对内部环境的认同,连接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从而促进企业有更好的运营表现和业务收益。
参考文献
[1]赵伟.基层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探讨[J].新丝路:中旬,2020(07):65-66.
[2]马佐.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策略探究[J].商讯,2020)(03)124-124.
[3]柴蕊.浅析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21(29):0144-0145.
[4]张大伟,匡洋.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探索[J].知识经济,2020(1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