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头版

将迎第六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上市后备军团”爆发力瞩目

青岛资本版图的科创范儿

2022-08-05 作者: 杜海 来源: 经济导报
  在科创板这一“分赛场”,青岛和济南正在“双核”突进。从青岛已上市的5家科创板企业看,无论其科技“硬核”实力,还是盈利能力,都可圈可点

  ◆导报记者 杜海 济南报道

  7月底,证监会批复同意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捷智能”)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意味着,科捷智能很快将登陆科创板。科捷智能将是继高测股份、云路股份、海泰新光、海尔生物和青达环保后,青岛市迎来的第六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青岛辖区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60家,居省内第一位、北方城市第三位。而在科创板这一“分赛场”,青岛和济南正“双核”突进。目前,山东省19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共分布在7个城市,其中,济南市与青岛市的科创板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6家和5家,占山东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57.89%。随着科捷智能未来上市成功,青岛的科创板企业数量将与济南“平起平坐”。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今年以来过会的5家企业,都是“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青岛市金融部门有关人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青岛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推动5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确保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走在全国前列,力争成为排头兵。
智能制造行业
前景广阔

  科捷智能位于青岛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智慧物流、智能制造高效系统解决方案,且自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专业集成商。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智能物流领域的智能输送系统和智能分拣系统,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仓储系统和智能工厂系统,配套信息化系统及核心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据上交所官网的信息,科捷智能IPO申报材料于2021年6月30日获受理,2021年11月19日过会。
  招股书显示,本次上市,科捷智能拟发行不超过4521.23万股,计划募集4.48亿元,用于“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统产品扩产建设”“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统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研发中心建设”三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019年-2021年,科捷智能实现营收分别为4.62亿元、8.80亿元、12.7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272.82万元、6146.39万元、8649.30万元。
  从股权结构看,顺丰投资除了直接持有科捷智能14.85%股份外,还通过金丰博润(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股,是其第二大股东;日日顺是科捷智能第四大股东,直接持股约8.51%,还通过汇智翔顺股权投资基金(青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间接持股。
  “根据Intelligence的统计,预计2026年全球智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29.83亿美元。智能制造方面,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因素影响下,行业智能化发展不断演进,智能制造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经理董晏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说,诸如科捷智能等具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企业,其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保质足量的
上市资源做保障

  上市公司数量可谓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更能直观地反映当地的科创实力。在科创板这一“分赛场”,青岛和济南正在“双核”突进。从青岛已上市的5家科创板企业看,无论其科技“硬核”实力,还是盈利能力,都可圈可点。
  “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给公司发展壮大带来了极大的助力。”对于科创板带来的收获,高测股份有关人士坦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后,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企业的信誉及资信能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高测股份经营业绩持续增长,营业收入翻倍,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5.08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上涨193.38%,涨幅排在19家科创板鲁企首位。>>下转4版
  作为科创板上市青企,海尔生物日前荣登“2021年度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榜单。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51.63%;实现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121.82%。
  “区域经济强弱的比较,不仅看上市公司的数量,更要看上市公司的质量,科创板上市公司就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这类公司通常处于高科技前沿,创新能力也比较强。”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作为A股市场的‘高地’,科创板不同于传统的上市板块,它以新经济公司为载体,并以硬核科技为依托。其科技属性的门槛很高,在财务门槛、财务标准上又相对包容。”
  董登新认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地区域经济的科技含量高低,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经济较发达地区会成为科创板主要上市资源的来源地,比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会强一些。
  “科创板一直坚守硬核科技的门槛属性,它的市场特色非常鲜明。”董登新表示,科创板要做大做强,要有充沛的、保质足量的上市资源做保障,各地需要孵化更多的硬核科技企业,来供科创板筛选。
“蓄水养鱼”进行梯度培育

  目前,青岛辖区境内上市公司总数已达60家。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青岛拟上市公司目前有34家,除5家已过会企业外,还包括待审核企业11家,在青岛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18家。
  近两个月来,青岛企业“上市后备军团”展现出的爆发力令人瞩目。 7月21日、22日,青岛三柏硕、青岛豪江智能分别通过证监会审核,即将鸣钟上市。再往前倒推一个月,在6月20日至6月30日的10天内,青岛先后有沃隆食品、青岛青禾、以萨技术等7家企业IPO申请获受理,密集程度近年罕见。这些资本市场的“后备军”,有的是制造业、高分子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佼佼者,有的是新兴产业前沿的“弄潮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青岛新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今年以来过会的5家企业,共同特点就是将小产业做到行业“天花板”。事实上,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方面,青岛正在“蓄水养鱼”。上述青岛市金融部门有关人士介绍,青岛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0家左右、隐形冠军企业100家左右,新培育争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左右;新培育推动5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不断攀升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更是为这一清晰的路线图增添了底气。截至目前,青岛拥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654家,较去年增长50.1%;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0家,较去年增长32.7%;拥有省级瞪羚企业220家、省级独角兽企业8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四、全国第八位。
  为了助推更多的企业登陆科创板,山东也提出了具体思路,比如,16市均把推动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下大力气培育优质上市后备资源,尤其是“四新”企业与十强产业企业,在全省建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聚焦入库企业上市需求,优选50家标杆企业进行“一对一”专业化服务辅导,积极推荐创新型企业到科创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