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济南市花园路108号小区供暖改造已经接近尾声 刘勇 摄 |
济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集中供暖,市内不少老旧小区内的供暖管网已使用了20多年。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面临着管道改造的问题
◆导报记者 刘勇 济南报道
“今年终于可以用暖气了。”3日,家住济南市花园路附近的居民张文峰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小区供暖改造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近几年来,济南通过多种方式改造老旧小区供热管网,让老旧小区“暖起来”。然而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老旧小区供暖改造仍面临着不少困扰,居民意见难统一、改造费用较高等成为主要难题。
换热站之困
张文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所在的居民楼一直没有加入集中供暖,“听说是换热站的问题,无法支持这么大面积的取暖。”
“我们对面的小区以及南边的一些居民楼都接入了集中供暖,就我们这边几个院没有接入。”张文峰说道,“家里有老人,冬天怕冷,因此一直盼着能加入集中供暖。”
张文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前他每年都会询问热电公司,但答复一直是“暂时无法接入”。
今年在得知可以接入集中供暖后,张文峰立马报名参加。
谈起换热站的问题,家住洪楼南路一小区的王学军感受颇深:“几年前我们小区要接入集中供热时,原本想在院子的一角建个换热站,但被周边居民否决了,说影响正常生活。”
虽然经过协调,第三年才通过原有的一个换热站接入集中供热,但这也差点让两个相邻小区打起来。“对方小区的人认为,我们的加入影响了他们的供热质量,经常半夜偷偷将我们小区门口的阀门关了。”王学军说道,“就这样,两个小区矛盾重重,后来经过居委会和热电公司协调,才算结束。”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黄台南路26号,该小区今年才接入集中供热。
之所以出现无法接入的情况,济南能源集团的相关人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因为是老旧小区集中,换热站的功率不是很大,因此只能满足部分小区接入。“而且很多老旧小区在建设时,没有为换热站建设预留空间。即使有合适的空间,周围居民担心换热站对生活有影响,致使小区换热站选址较为艰难。没有换热站,热网便无法接入,居民实现集中供暖就无从谈起。”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为解决老旧小区取暖问题,济南能源集团也是加班加点推进各项工作。今年济南东部的16个小区都接入了集中供热,让1500余户居民暖起来。此外,天桥区毕家洼小区60栋楼1500余户居民的用暖需求也解决了。除了毕家洼小区,历下区姚家小区东区6号楼、7号楼和羊头峪东沟24号、26号楼盼集中供暖盼了几十年,今年冬天终于能用上集中供暖了。
家住燕山附近的高群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虽然还没到正式供暖时间,但她家的暖气片已经热起来了。“以前小区管理换热站的时候,不到15日家里暖气片根本不热,今年自管站交给了济南能源集团,这不还不到正式供暖就热起来了,真好。”
这并不是个例,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今年济南能源集团完成了城区464个住宅小区自管站(网)接管任务,并对老旧设备设施按照“一站一案”制定改造方案,确保11月15日464个住宅小区自管站(网)全部按期达标供热。
管道改造之难
与尚未接入集中供热的人不同,虽然林伟国的小区接入了集中供热,但家中的暖气却并不热。
“管道老化,暖气经常不热,而且楼道内、家中的暖气管道时不时就会漏水。”林伟国说,因为供热系统是单管道串联模式,所以维修需要将整个单元的水放掉,每次维修家里就停暖,很遭罪。“维修人员跟我说,要想解决老化管道存在的供热问题,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对供热系统进行统一改造。”
据了解,济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集中供暖,市内不少老旧小区内的供暖管网已使用了20多年。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面临着管道改造的问题。
据济南市公用事业局供热处工作人员介绍,“国家标准中,对供热管网的使用年限有要求,一般是30年左右,二次管网和居民家中的室内管网更细,一般使用15年就需要维修和改造,老旧小区的二次管网建设得更早,在二次管网的维护和改造上更急迫。”
尽管需要改造维护,但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高额的费用成为管网改造的拦路虎。“一旦改造,费用高不说,家中的墙壁、地面会因管道改造受到破坏,改造的钱加上重新装修的钱,这得花多少啊?”不少居民表示。
以济南市文化东路42号为例,今年小区暖气由按照套内面积收费改为每户计量收费,需要对小区内所有供暖设施及户内暖气片进行改造。室内改造费用为120元/平方米(包括安装费用及材料费),二次管网架空管道及设施安装费为20元/平方米,由业主全部承担。“一个70平方米的房子,光改造费用就接近1万元了。说实话,虽然能承受,但确实高了一些。”该小区的住户说道。
无独有偶,山大北路一家小区也面临着同样难题。据悉,该栋楼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供暖,距今已有近30年历史,管道设备老化严重,供暖季管道漏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即便如此急需改造,业主却因改造费用过高大多选择拒绝安装。
“管道改造费用主要分为3个部分,室内部分含暖气片是每平方米120元,室外部分主管道和公用部分是按照每平方米48元收费,不包含土建费,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测算,另外设计费是每平方米3元。”该小区住户张健峰说道,“你算算,不包含土建费,60平方米的房子得准备1万多块钱,再加上土建费就更多了。”
破题之道
济南能源集团的相关人士表示,在老旧小区的二次管网改造中,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从产权归属而言,需由业主出资,但每户居民要承担几千元到上万元的费用,不少居民不愿掏这个钱。而如果不进行二次管网改造,小区供热会出现热量流失和管道泄漏,补水量也是一大浪费。
供热企业没有资金进行改造,物业作为服务企业,没有收取过暖气费,“也没有义务解决小区管网难题。”对于很多老旧小区居民来说,由自己来掏这笔钱难以接受。
“如果小区的管网实现更新改造,将会实现多方共赢。”一家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从热企的角度,特别盼望能够尽快打破僵局,尽快实现小区管网的改造,这样不仅居民家里可以热起来,热企也会减少成本。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相关改造补贴来解决问题。”林伟国建议,“可以考虑政府+热企+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相关费用。”
“是否可以出台文件,允许使用住房公积金?既然济南能出台政策公积金可用于加装电梯,那么理论上也应该可以用于暖气的改造。”张健峰说道。
◆导报记者 刘勇 济南报道
“今年终于可以用暖气了。”3日,家住济南市花园路附近的居民张文峰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小区供暖改造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近几年来,济南通过多种方式改造老旧小区供热管网,让老旧小区“暖起来”。然而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老旧小区供暖改造仍面临着不少困扰,居民意见难统一、改造费用较高等成为主要难题。
换热站之困
张文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所在的居民楼一直没有加入集中供暖,“听说是换热站的问题,无法支持这么大面积的取暖。”
“我们对面的小区以及南边的一些居民楼都接入了集中供暖,就我们这边几个院没有接入。”张文峰说道,“家里有老人,冬天怕冷,因此一直盼着能加入集中供暖。”
张文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前他每年都会询问热电公司,但答复一直是“暂时无法接入”。
今年在得知可以接入集中供暖后,张文峰立马报名参加。
谈起换热站的问题,家住洪楼南路一小区的王学军感受颇深:“几年前我们小区要接入集中供热时,原本想在院子的一角建个换热站,但被周边居民否决了,说影响正常生活。”
虽然经过协调,第三年才通过原有的一个换热站接入集中供热,但这也差点让两个相邻小区打起来。“对方小区的人认为,我们的加入影响了他们的供热质量,经常半夜偷偷将我们小区门口的阀门关了。”王学军说道,“就这样,两个小区矛盾重重,后来经过居委会和热电公司协调,才算结束。”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黄台南路26号,该小区今年才接入集中供热。
之所以出现无法接入的情况,济南能源集团的相关人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因为是老旧小区集中,换热站的功率不是很大,因此只能满足部分小区接入。“而且很多老旧小区在建设时,没有为换热站建设预留空间。即使有合适的空间,周围居民担心换热站对生活有影响,致使小区换热站选址较为艰难。没有换热站,热网便无法接入,居民实现集中供暖就无从谈起。”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为解决老旧小区取暖问题,济南能源集团也是加班加点推进各项工作。今年济南东部的16个小区都接入了集中供热,让1500余户居民暖起来。此外,天桥区毕家洼小区60栋楼1500余户居民的用暖需求也解决了。除了毕家洼小区,历下区姚家小区东区6号楼、7号楼和羊头峪东沟24号、26号楼盼集中供暖盼了几十年,今年冬天终于能用上集中供暖了。
家住燕山附近的高群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虽然还没到正式供暖时间,但她家的暖气片已经热起来了。“以前小区管理换热站的时候,不到15日家里暖气片根本不热,今年自管站交给了济南能源集团,这不还不到正式供暖就热起来了,真好。”
这并不是个例,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今年济南能源集团完成了城区464个住宅小区自管站(网)接管任务,并对老旧设备设施按照“一站一案”制定改造方案,确保11月15日464个住宅小区自管站(网)全部按期达标供热。
管道改造之难
与尚未接入集中供热的人不同,虽然林伟国的小区接入了集中供热,但家中的暖气却并不热。
“管道老化,暖气经常不热,而且楼道内、家中的暖气管道时不时就会漏水。”林伟国说,因为供热系统是单管道串联模式,所以维修需要将整个单元的水放掉,每次维修家里就停暖,很遭罪。“维修人员跟我说,要想解决老化管道存在的供热问题,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对供热系统进行统一改造。”
据了解,济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集中供暖,市内不少老旧小区内的供暖管网已使用了20多年。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面临着管道改造的问题。
据济南市公用事业局供热处工作人员介绍,“国家标准中,对供热管网的使用年限有要求,一般是30年左右,二次管网和居民家中的室内管网更细,一般使用15年就需要维修和改造,老旧小区的二次管网建设得更早,在二次管网的维护和改造上更急迫。”
尽管需要改造维护,但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高额的费用成为管网改造的拦路虎。“一旦改造,费用高不说,家中的墙壁、地面会因管道改造受到破坏,改造的钱加上重新装修的钱,这得花多少啊?”不少居民表示。
以济南市文化东路42号为例,今年小区暖气由按照套内面积收费改为每户计量收费,需要对小区内所有供暖设施及户内暖气片进行改造。室内改造费用为120元/平方米(包括安装费用及材料费),二次管网架空管道及设施安装费为20元/平方米,由业主全部承担。“一个70平方米的房子,光改造费用就接近1万元了。说实话,虽然能承受,但确实高了一些。”该小区的住户说道。
无独有偶,山大北路一家小区也面临着同样难题。据悉,该栋楼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供暖,距今已有近30年历史,管道设备老化严重,供暖季管道漏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即便如此急需改造,业主却因改造费用过高大多选择拒绝安装。
“管道改造费用主要分为3个部分,室内部分含暖气片是每平方米120元,室外部分主管道和公用部分是按照每平方米48元收费,不包含土建费,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测算,另外设计费是每平方米3元。”该小区住户张健峰说道,“你算算,不包含土建费,60平方米的房子得准备1万多块钱,再加上土建费就更多了。”
破题之道
济南能源集团的相关人士表示,在老旧小区的二次管网改造中,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从产权归属而言,需由业主出资,但每户居民要承担几千元到上万元的费用,不少居民不愿掏这个钱。而如果不进行二次管网改造,小区供热会出现热量流失和管道泄漏,补水量也是一大浪费。
供热企业没有资金进行改造,物业作为服务企业,没有收取过暖气费,“也没有义务解决小区管网难题。”对于很多老旧小区居民来说,由自己来掏这笔钱难以接受。
“如果小区的管网实现更新改造,将会实现多方共赢。”一家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从热企的角度,特别盼望能够尽快打破僵局,尽快实现小区管网的改造,这样不仅居民家里可以热起来,热企也会减少成本。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相关改造补贴来解决问题。”林伟国建议,“可以考虑政府+热企+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相关费用。”
“是否可以出台文件,允许使用住房公积金?既然济南能出台政策公积金可用于加装电梯,那么理论上也应该可以用于暖气的改造。”张健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