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长江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51亿元、8.97亿元、8.56亿元,应收账款净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且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存在部分应收账款超过信用期的情形
◆导报记者 韩祖亦 济南报道
今年初被纳入PE大佬吴敏文、宁新江“麾下”的康跃科技,随即展开了其“易主”后的首次重大资本运作。
日前,康跃科技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拟以14.14亿元现金收购长江连锁、财通资本、王冬香持有的长江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星”)52.75%的股权,从而跨界进入医药产业。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在行业下游产业经济环境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康跃科技经营业绩已出现下滑。而长江星近年来则与资本市场“火花频频”。那么,此番收购长江星相关股权,增加对医疗健康行业的布局,能否彻底扭转康跃科技的业绩表现呢?
盈利能力超过上市公司
根据公告,长江星已构筑了从中药饮片生产、空心胶囊生产和医药物流网络为一体化的医药产业链布局。依托完善的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技术、全自动化胶囊生产技术、优化的辅料配方、先进的检测技术等,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并借助在医药领域上下游的业务资源,逐步建立起了连接制药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和零售终端的医药物流网络。
也就是说,本次交易完成后,原主要从事内燃机零部件业务和光伏智能装备及组件业务的康跃科技,将实现名副其实的“跨界”——主营业务新增涵盖中药饮片、医用空心胶囊及医药批发等医药产业。
那么,长江星究竟质地如何呢?
从经营业绩上看,2018年、2019年、2020年1-3月,长江星营业收入分别为13.22亿元、12.16亿元、2.4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3亿元、3605.94万元,盈利能力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一业绩水平,相较康跃科技近年来的表现而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7至2019年,康跃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44亿元、8.81亿元、7.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6971.70万元、1.02亿元、-6.7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则分别为6315.63万元、8771.59万元、-6.77亿元。
对于后市,康跃科技也坦言,受行业及竞争影响,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利润率受到挤压,盈利能力较低,市场空间有限,未来发展增长乏力。
而长江星未来数年的经营状况,原股东们则显得颇有信心。长江连锁、罗明和张莉做出承诺,2020年度、2021年度,长江星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8亿元、2亿元,2020年至2022年度三年累计不低于6.10亿元。若上述承诺净利润顺利完成,康跃科技持续盈利能力将得到明显改善。
本次交易后,康跃科技控股股东仍为盛世丰华,实际控制人仍为吴敏文、宁新江,本次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
收购标的存未按时
报税或缴纳情形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也关注到,近年来,长江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51亿元、8.97亿元、8.56亿元,应收账款净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6.55%、74.54%、74.41%,占比较高,且应收账款余额较大。
其中,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且存在部分应收账款超过信用期的情形。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长江星及其子公司长江源、长江丰、舒惠涛、永瑞元,均存在未按时申报税款或已申报但未按时缴纳的情形,这并不符合《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有关税务申报与缴纳的相关规定。虽然其分别已于期后向其所在地税务机关对未申报税款进行补充申报并对未缴税款提出延期缴纳申请,并且长江星及其子公司长江源、长江丰、永瑞元已取得所在地税务机关同意延期缴纳税款的批复,但在具体缴纳过程中,仍存在被要求缴纳相应滞纳金或给予相应税务处罚的风险。
同时,经济导报记者还查询到,近年来,长江星对资本市场热情满怀。其曾于2016年8月8日正式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代码为“838412”。不过,不久后的2018年4月16日,长江星便以“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为由,正式终止股票挂牌。
事实上,彼时的长江星,早已不满足于新三板,而将目光锁定在更高的资本市场。2018年2月28日,长江星在公告中宣布,公司已与天风证券签订了辅导协议,并于当日向湖北证监局申报辅导备案,辅导期自2018年2月28日开始计算。
然而,“因规划调整”,长江星最终于今年4月决定终止本次辅导。由此推测,康跃科技的此番现金收购计划,或许是长江星调整的“规划”。
◆导报记者 韩祖亦 济南报道
今年初被纳入PE大佬吴敏文、宁新江“麾下”的康跃科技,随即展开了其“易主”后的首次重大资本运作。
日前,康跃科技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拟以14.14亿元现金收购长江连锁、财通资本、王冬香持有的长江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星”)52.75%的股权,从而跨界进入医药产业。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在行业下游产业经济环境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康跃科技经营业绩已出现下滑。而长江星近年来则与资本市场“火花频频”。那么,此番收购长江星相关股权,增加对医疗健康行业的布局,能否彻底扭转康跃科技的业绩表现呢?
盈利能力超过上市公司
根据公告,长江星已构筑了从中药饮片生产、空心胶囊生产和医药物流网络为一体化的医药产业链布局。依托完善的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技术、全自动化胶囊生产技术、优化的辅料配方、先进的检测技术等,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并借助在医药领域上下游的业务资源,逐步建立起了连接制药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和零售终端的医药物流网络。
也就是说,本次交易完成后,原主要从事内燃机零部件业务和光伏智能装备及组件业务的康跃科技,将实现名副其实的“跨界”——主营业务新增涵盖中药饮片、医用空心胶囊及医药批发等医药产业。
那么,长江星究竟质地如何呢?
从经营业绩上看,2018年、2019年、2020年1-3月,长江星营业收入分别为13.22亿元、12.16亿元、2.4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3亿元、3605.94万元,盈利能力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一业绩水平,相较康跃科技近年来的表现而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7至2019年,康跃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44亿元、8.81亿元、7.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6971.70万元、1.02亿元、-6.7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则分别为6315.63万元、8771.59万元、-6.77亿元。
对于后市,康跃科技也坦言,受行业及竞争影响,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利润率受到挤压,盈利能力较低,市场空间有限,未来发展增长乏力。
而长江星未来数年的经营状况,原股东们则显得颇有信心。长江连锁、罗明和张莉做出承诺,2020年度、2021年度,长江星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8亿元、2亿元,2020年至2022年度三年累计不低于6.10亿元。若上述承诺净利润顺利完成,康跃科技持续盈利能力将得到明显改善。
本次交易后,康跃科技控股股东仍为盛世丰华,实际控制人仍为吴敏文、宁新江,本次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
收购标的存未按时
报税或缴纳情形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也关注到,近年来,长江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51亿元、8.97亿元、8.56亿元,应收账款净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6.55%、74.54%、74.41%,占比较高,且应收账款余额较大。
其中,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且存在部分应收账款超过信用期的情形。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长江星及其子公司长江源、长江丰、舒惠涛、永瑞元,均存在未按时申报税款或已申报但未按时缴纳的情形,这并不符合《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有关税务申报与缴纳的相关规定。虽然其分别已于期后向其所在地税务机关对未申报税款进行补充申报并对未缴税款提出延期缴纳申请,并且长江星及其子公司长江源、长江丰、永瑞元已取得所在地税务机关同意延期缴纳税款的批复,但在具体缴纳过程中,仍存在被要求缴纳相应滞纳金或给予相应税务处罚的风险。
同时,经济导报记者还查询到,近年来,长江星对资本市场热情满怀。其曾于2016年8月8日正式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代码为“838412”。不过,不久后的2018年4月16日,长江星便以“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为由,正式终止股票挂牌。
事实上,彼时的长江星,早已不满足于新三板,而将目光锁定在更高的资本市场。2018年2月28日,长江星在公告中宣布,公司已与天风证券签订了辅导协议,并于当日向湖北证监局申报辅导备案,辅导期自2018年2月28日开始计算。
然而,“因规划调整”,长江星最终于今年4月决定终止本次辅导。由此推测,康跃科技的此番现金收购计划,或许是长江星调整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