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头版

东南亚及南亚家纺产单转向中国供给侧优势给山东企业添底气

服装鲁企全球“抢单”记

2020-09-14 作者: 戚晨 来源: 经济导报
  自8月份以来,受国外疫情影响,部分印度、巴基斯坦等市场家纺订单转向国内纺织企业。今年前8个月,山东省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其中纺织服装出口1131.9亿元,增长14.9%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沉寂了几个月之久的纺织行业,迎来了起色。2020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874.1亿美元,同比增长5.62%,增幅比1-7月提高0.05个百分点。8月当月,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达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6.96%;服装出口额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是年内持续7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恢复月度正增长。山东省外贸出口同样增长,其中纺织服装出口1131.9亿元,增长14.9%。
  疫情引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未来的经济形势以及外贸行业的发展等问题,山东的纺织企业也在此次疫情中转型、调整。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面对线下出口的诸多难点,山东纺织企业争取到东盟、南亚等国家转化的订单,尤其是针对消费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了策略调整。
他国产单转入中国
  “自8月份以来,受国外疫情影响,部分印度、巴基斯坦等市场家纺订单转向国内纺织企业。我公司和烟台周边市场家纺产业承接外贸订单较上半年有大幅度增长,仅8月份出口床品280万美元,环比上涨40%左右。”作为民族品牌“一丝浓(Yesnow)”的创始者,并为梅西百货、UGG等世界知名品牌和商场供货的烟台众联实业有限公司,其财务经理李常良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目前承接外贸订单已接到12月份,年底前车间一直需要满负荷生产。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服装加工、纺织品一直是外贸出口的最主要产品。李常良介绍,公司的优势在于对面料和产品制作的专业度,尤其是专注外贸多年,已经把国外市场的触角深入最前端。“深耕外贸多年,对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嗅觉比较灵敏,新的市场动向也激发了我们创新求变。”
  李常良介绍,在拿到其他国家订单后,企业更是在保证质量和稳定性上下功夫,推出的新型花色,尤其是在产品质量方面,都要高于客户需求。
  金联创化纤分析师张洁表示,全球经济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复工复产、人们消费逐步复苏,消费观念从必需品转向可选消费,全球主要市场对服装的购买需求开始回升,服装出口趋向好转,降幅较前期明显收窄。
  “确实最近不少服装加工企业接到了孟加拉国、越南和其他一些代工国家的转订单,主要是这些国家受制于疫情,工厂复工无期订单难完成,就转到了国内服装企业加工。”一位从事服装外贸出口的经销商杨雯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随着国内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原先一直深耕国内市场的传统企业,由于有着稳定的客户关系,订单保持稳定,生产达到满负荷。但原来生产中高端产品的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且经销商和外贸中介平台也处于两端受制的情况。
发挥供给侧优势
  “去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为了备货,我们公司35个人全部加班加点3个月,当天收到订单后,12万美金的成交额让我们来不及欣喜,所有人全部帮着快递一起打包。”2019年,济南姑娘隋晴在跨境电商业务有起色后就把公司全员搬到了广州,但没想到三个月后就遇到了疫情。“上半年我们确实在生产以及发货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出人意料的是线上业务在海外火爆起来。”    >>下转3版

  疫情期间,跨境电商行业释放出巨大潜力。隋晴介绍,为了适应海外疫情的市场变化,公司加急上线了居家服、瑜伽服、健身运动服等适合“宅家”的系列服装。“我们原来主要是做女装的连衣裙、礼服等,但是为了适应海外疫情宅家的需求,紧急推出的系列服装成了爆款。其中一款具有防螨虫、抗菌布料的瑜伽服,因为价格适中且码数齐全,一款服装就销售5000余件。”隋晴认为,海外如今服装转售和租赁的风气渐盛,时装零售商和制造商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但与国内淘宝卖家相比,跨境电商竞争相对小一些,尤其是曾经从事过外贸服装出口的企业,转型相对容易。
  隋晴介绍,选好产品,把控好利润,基本上算下来,每单利润不低于30%就算是爆款单品。 “基本上在国外商场卖到1500美金左右的羽绒服,生产成本将近600美金,扣除平台费用、物流费用以及海外品牌的广告和营销支出,算下来,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隋晴表示,作为跨境电商的“淘金者”,确实享受到了跨境电商的红利,鉴于南北半球的季节更迭,目前他们也在积极开拓南美市场。
  “相对全球的恢复速度而言,国内目前的货源供给侧非常有优势。几乎所有工厂都已经恢复生产,卖家的货源很充足。”山东讯达飞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洋介绍,目前他所服务的跨境电商平台,B2C业务成长为跨境电商业务增长的新高地,国内寄往海外的‘小包’都是直邮给海外消费者客户的产品。“无论外部环境怎样,个人的消费需求都是存在的,衣食住行都会产生交易。”孙洋表示。

考验与机遇并存

  “多年来形成的稳定而牢固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正在经受严峻考验,但这也意味着机遇。”9月6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在国际品牌服装ODM供应链峰会上表示,外需持续低迷,传统纺织服装大类商品出口均呈下降趋势,未来出口前景难言乐观,考验与机遇并存。
  疫情以来,不少纺织企业选择转战线上,还有一些企业走内销路线,但转型并非易事。“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做定制服装出口,即国外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款式、面料服饰,企业就找长期合作的服装厂生产然后出口,基本上每年都是大致的模式。但如果转内销,就需要开发适合国内的款式服装以及客户,但从尺码到打版基本上全部都要‘翻篇’,困难很大。”杨雯表示,目前自己的企业也在自己寻求新的商业机遇,他们也积极和国外的“网红”合作“带货”,希望公司可以直接参与对C端的销售,不再通过经销商。
  中国品牌战略营销研究院副院长李放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疫情过后,健康必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的一大主题。对于纺织服装行业而言,消费者会更注重健康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因此会较大地催生以环保可持续、休闲健身为特色的相关产品的爆发式增长。李放建议,有实力和设计能力的纺织企业可以加强跟进医用纺织产品、健身健康类服饰领域的开发。他建议,在当下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下,山东企业应深挖市场发展变化及客户需求,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