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金融

宏柏新材:打造全球硅基新材料龙头企业

2020-08-17 作者: 谢东方 来源: 经济导报
  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柏新材)近日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宏柏新材”,股票代码为“605366”。宏柏新材主营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及其他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我国功能性硅烷,特别是含硫硅烷细分领域中具备循环经济体系及世界领先产业规模的企业之一。宏柏新材A股上市,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行业回暖,发展空间大
  硅烷上游为化工原料制造业,主要包括硅块、氯丙烯、无水乙醇和炭黑等常见的化工原料;其下游应用领域跨度非常广,包括橡胶制品、建筑、纺织、汽车、皮革、造纸、涂料、医药医疗等行业。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功能性硅烷生产、出口与消费国。2018年,我国功能性硅烷产能约为40.39万吨/年,产量约为26.09万吨,消费量为17.10万吨,净出口量8.66万吨。由于产能扩张较快,在供给侧改革及环保督查等因素影响下,中小企业大面积关停,行业整体开工率从60%以上逐步降低至60%以下。
  2017年起,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硅烷下游市场首先复苏。同时,随着去产能目标逐步实现,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硅烷市场明显回暖。根据全国硅产业绿色发展战略联盟统计,2018年我国功能性硅烷总产能为40.39万吨/年,产量为26.0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4%和16.2%,开工率提高至64.6%。未来,在安全和环保要求持续收紧、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硅烷企业将朝着大型化、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和表面处理等新兴市场需求的壮大成熟,预计到2023年,我国硅烷总产量将达到39万吨,与2018年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37%。
  宏柏新材的主要产品包括硅烷偶联剂和气相白炭黑等,其中硅烷偶联剂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比例在90%以上,主要用于橡胶和轮胎制造领域。
  目前,宏柏新材与境内外大型知名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德国马牌、韩泰、住友、中策等建立了紧密的长期业务合作关系。根据《中国硅产业年鉴(2014)》及《精细化工与专用化学品》,宏柏新材是国内功能性硅烷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定,2016-2019年,公司含硫硅烷偶联剂在全球和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四年位列第一。
技术领先,成长动力足
  随着我国绿色轮胎(指由于应用新材质和设计,而导致滚动阻力小,因而耗油低、废气排放少的子午线轮胎)法规的逐步实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轨道交通、复合软包装、消费电子和户外广告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时代的到来以及建筑行业的活跃发展,硅烷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而与此同时,随着环保安全要求逐步提高,硅烷行业将呈现以大型厂商为主的竞争格局,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较强资金及规模优势的企业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为此,宏柏新材也在积极布局。
  宏柏新材一直将技术革新作为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本部技术部、哈尔滨硅材料研究所、东莞应用研发中心三个研发部门。拥有一支化学工程、分析化学、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设备、仪表控制等诸多领域背景的数十人专业团队,构建了从研发到应用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另外,公司还与杜善义院士团队合作设有院士工作站,进行产品工艺的改造设计。经过多年积累,公司掌握了含硫硅烷、新一代氨基硅烷、下一代含硫硅烷及气凝胶的生产技术。
  另外,宏柏新材通过技术改造已经成为业内率先完成硅烷生产链闭锁循环的公司。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宏柏新材将其加工处理为气相白炭黑后对外出售;对于副产物氯化氢,公司已实现循环使用。通过硅烷生产链的闭锁循环,公司不仅免除了对氢气和氯气的采购需要,提高了物料使用效率,也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实现了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宏柏新材介绍,当前公司主要产品产销率趋近饱和,产能利用率受制于三氯氢硅生产能力,尚未具备中间体及功能性硅烷产品同时饱和循环生产的客观条件。未来公司将立足主业,扩大三氯氢硅及中间体的产能,以使得工艺后端产能得到更加有效利用,从而进一步满足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A股上市后,宏柏新材计划利用三氯氢硅产能优势,通过募投项目建设,扩充末端产品品类,加大市场覆盖力度,充分发挥公司较强的研发能力,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谢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