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套餐都是融合套餐,将手机和网络捆绑在一起,协议期都在两年左右。这意味着,办理了融合套餐的用户都无法办理‘携号转网’。”中国移动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尝试将一个移动号码转移到中国电信,然而发送申请短信后,却发现号码不符合“携号转网”条件。原因是该号码有协议,而且还捆绑了网络;其次,这一移动号码必须退出集团网。
经济导报记者其后也尝试将电信号码转移到中国联通,发现问题同样不少,要解除和宽带合约以及套餐才能转网。而要将中国联通号码转移到中国移动,同样无法转网。“这个号码的协议期到2021年,只有到期后才能转网,现在不能。”中国联通的客服表示。
江林表示,和经济导报记者的情况相似,大部分用户都会捆绑各式优惠套餐、副卡、宽带,真要转网恐怕成本巨大,因此能成功“转网”的用户恐怕不多。
“其实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转网需要更换手机。”江林表示,“如果使用的是运营商定制款手机,转网后可能出现因为网络制式的原因更换手机。”
实际上,此前经济导报记者就曾做过一次类似的测试。将一联通4G卡放入移动定制款手机中,虽然信号显示很满,但10个电话中有8个电话无法接通,而且微信、QQ等App也显示无网络连接。
在江林看来,“携号转网”全面推广早期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运营商营业厅员工也可能不太熟悉相关工作流程。“现在携号转网后的各类影响暂时无法充分预估,可能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建议用户待系统稳定、正式推出‘携号转网’服务后再办理。”
经济导报记者尝试将一个移动号码转移到中国电信,然而发送申请短信后,却发现号码不符合“携号转网”条件。原因是该号码有协议,而且还捆绑了网络;其次,这一移动号码必须退出集团网。
经济导报记者其后也尝试将电信号码转移到中国联通,发现问题同样不少,要解除和宽带合约以及套餐才能转网。而要将中国联通号码转移到中国移动,同样无法转网。“这个号码的协议期到2021年,只有到期后才能转网,现在不能。”中国联通的客服表示。
江林表示,和经济导报记者的情况相似,大部分用户都会捆绑各式优惠套餐、副卡、宽带,真要转网恐怕成本巨大,因此能成功“转网”的用户恐怕不多。
“其实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转网需要更换手机。”江林表示,“如果使用的是运营商定制款手机,转网后可能出现因为网络制式的原因更换手机。”
实际上,此前经济导报记者就曾做过一次类似的测试。将一联通4G卡放入移动定制款手机中,虽然信号显示很满,但10个电话中有8个电话无法接通,而且微信、QQ等App也显示无网络连接。
在江林看来,“携号转网”全面推广早期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运营商营业厅员工也可能不太熟悉相关工作流程。“现在携号转网后的各类影响暂时无法充分预估,可能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建议用户待系统稳定、正式推出‘携号转网’服务后再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