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调查

平邑,一座县城“定价”金银花

2019-06-10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上接A1版
  9日当天,一旦看到无杂质、晾干的好货,采购商就主动上前议价。“多少钱卖?”本地采购商邱思营一边看货,一边试探着种植户的心理预期。当天,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就现款收货四五百斤。
  “今年收成不错,头茬花的产量比去年增加,还能卖个好价钱。”流峪镇种植户老张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当天他带了200斤三、四等级货,同样的货,5日他138元出的手,9日则卖出了144元的价格,比上次多赚了600元。
  价格趋稳,交易量也水涨船高。曾涛说,包括金银花在内的中药材,都处于行情上涨的周期,他们市场整合了金银花、山楂、丹参等药材资源,如今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金银花、山楂、丹参药材交易基地,山楂和丹参的年交易量也分别达到6000吨和4000吨。
  那么,是谁推高了金银花的价格?对此,曾涛直言:“用途广、需求量大,种植与管理成本增加。”
  他分析,高产标准化金银花种植基地,亩产量在100到150公斤,但这类基地目前还没做到主流,大量的货还是来自散户,人工成本翻倍和药企需求量大幅增加,都在推高金银花的行情。
  如今,应异地客商采购量增加所需,道地药材市场设立了交易仓储、创新创业等四大功能服务区,开设了体验中心、品牌特产电商超市、金银花典当行等店铺。“现货现款交易有一定金融风险,采购商一次要带二三十万元现金,下一步市场将提供电子仓单质押服务。”曾涛表示。
紧跟标准化步伐
  看似不起眼的金银花,逐渐发展成平邑的新兴产业。去年,该县金银花中药材产业年产值达到了45亿元。“金银花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1.8万吨,是中药材行业第一个‘双地标’品牌。”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平邑县金银花果茶管理办公室主任付晓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付晓表示,山东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大省,但有定价权的品类还不多见。
  不久前,平邑县创建的“山东省优质金银花基地”被评为2019年度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达258.1亿元。
  除了品牌价值,平邑能给金银花定价的底气还来自市场的“投票”——截至目前,国内70%以上的大型医药、食品、日化品、饲料添加企业与该县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日,平邑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药集团合作,投资5亿元的中国(平邑)金银花健康产业园项目“动土”。
  因并非主流农产品,且货品多集中在种植户手中,之前平邑的金银花货品参差不齐,不乏扰乱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付晓坦言,当地金银花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少短板,体现在二产不够强(工业化),三产不够活(市场化),新“六产”比较单薄。
  “最大的短板是三产。”付晓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延长产业链应该是由一产接二产、连三产,而提升价值链则是由三产拉动二产带动一产,需要在深加工和延伸服务上做文章。”
  付晓说,金银花国际标准最近刚刚发布,产品的标准化体系正在完善,他们也会紧紧跟上这个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