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盛世泰山·政经

肥城旅游:努力探索从春华到秋实

2019-05-15 作者: 吴晓东 来源: 经济导报
  肥城将桃节和桃木旅游商品大赛“两节一赛”的桃文化品牌作为延伸桃产业链条、做强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抓手,逐渐走出了一条桃乡特色旅游之路
  从3月中旬桃花始盛开到4月上旬春雨谢桃红,再到“五一”黄金周游人如织,肥城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旅游热潮,随着一春繁华的褪去而渐趋静谧。依托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和丰富的桃木资源,肥城将桃花节、品桃节和桃木旅游商品大赛“两节一赛”的桃文化品牌作为延伸桃产业链条、做强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抓手,逐渐走出了一条桃乡特色旅游之路。
  肥城旅游特色很明显,但困难也很突出: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与外界连通、发展旅游业的资本不足、缺少旅游拳头产品等。在泰山学院副校长、泰山研究院院长王雷亭看来,肥城旅游业发展像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未来,充分发挥山水资源,利用丰富的民宿、民俗、乡村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深挖当地文化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引入社会资本开辟另外一个天地,成为学者和政府对肥城未来旅游发展方向的共识。
桃花节擦亮城市名片
形成“桃花效应链条”

  从区位角度分析,肥城是一座非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市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路。如何将非旅游目的地打造成旅游目的地,是肥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从发展成果来看,坚持了近20年的桃花节功不可没。一年一度的节庆赛事形成了独特的“桃花效应链条”,为肥城富民增收注入了巨大动力。
  3月25日至4月25日,肥城第18届桃花节举行。期间,肥城举办了2019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暨全国桃文化旅游商品评展活动,并策划近20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要景区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活动,邀请游客赏花踏青,共襄文化盛宴。
  今年桃花节期间,桃花竞相盛开,中外游客云集桃乡,呈现“花似海、人如潮”的赏花景观,肥城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00万元。肥城桃花节已跻身全国四大桃花节和十大节庆品牌之列,成为肥城亮丽的名片。
  肥城桃木商品开发自2001年起步,2008年起,肥城坚持每年举办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十余年来,该项赛事已成为国内桃木旅游商品界的风向标和桃文化旅游商品行业发展的盛会,今年,桃木大赛参赛作品突破6000件,数量创历史新高。
  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与桃花旅游交相辉映,去年年底,肥城桃木旅游商品被央视评为“年度魅力旅游文创产品”。目前,肥城桃木工艺品生产经营厂家多达160余家,带动相关人员就业4万多人。肥城桃木企业每年在全国各地购进桃木2万多吨,去年全市桃木工艺品销量突破20亿元,占全国桃木市场80%以上份额。
  肥城依托节庆活动提高了肥桃知名度,也让桃农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其他地方的桃子按斤卖,而肥城桃从2005年起就按个销售,价高却不愁销路,这正是肥桃的独特魅力。刘台村种了20多年肥桃的村民辛贵荣和老伴承包了30亩桃林,正常情况下一年收入30多万元。肥桃上市期间,桃子按个卖,1斤多的桃子能卖到十四五元,其中,约三分之二通过电商销售。如今卖肥桃很简单,只需在家等商家上门预定。
引入社会资本市场化运作
以点带面培育市场主体

  桃红虽美但毕竟短暂,桃花节过后,肥城如何创造新的旅游热点、延续旅游热潮?
  除了区位条件,肥城发展旅游缺钱、缺能人、缺拳头项目。上述问题也是多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共同困境。
  肥城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桃’做文章,通过产业发展逐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而肥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其他地方不同,政府只发挥引导作用,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进行市场化运作。孙伯镇五埠岭、安临站镇圣井峪、潮泉镇恒昌农业金泰庄园、潮泉镇泰山桃花源项目等景区都是社会资本介入乡村旅游的典型。目前,肥城已形成了北部山区林果风景带和南部平原田园风光带两大美丽乡村观光带,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欣欣向荣。
  肥城旅游发展思路是以点带面,这个点是培养市场主体,也就是培养A级景区。肥城在培养A级景区方面实行奖励政策,一方面为乡镇考核加分,另一方面对景区奖励,对获评2A景区的奖励10万元、3A景区的奖励20万元、4A景区的奖励30万元。别看钱不多,但推动作用非常大,乡镇在考核时有了积极性,真金白银的奖励也提升了景区的参与热情。2018年,肥城A级景区达22家,比2016年翻两倍。今年“五一”假期,肥城接待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12%。
  尽管旅游项目和产品不少,但肥城旅游依然缺少核心竞争力,乡村旅游找不到精品。肥城目前22个A级景区中80%都发展乡村旅游,但村级乡村旅游往往不专业、思路不开阔。像肥城五埠岭景区,为什么位置很偏还有那么多人去游玩,因为景区有一支专业运营团队,村级只做后勤保障服务。人才短缺是制约肥城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五埠岭景区在吸引社会资本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专业团队发展乡村旅游,尽管地域偏僻,但其研学旅游非常火爆,每到周末来自济南、济宁、泰安的研学人员近600人。
统筹规划形成集群效应
深挖文化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肥城有山有水,民宿、民俗、乡村资源丰富,旅游发展优势很强,但在统筹规划、整体策划运作方面有所欠缺,这也说明,当地旅游部门还需要加把劲儿。肥城旅游发展像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上世纪80年代,城市人员下乡是流行的旅游方式,肥城有大面积桃林,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是开展旅游业比较早的地区,但这么多年下来,肥城在旅游要素组合方面一直没有形成集群效应。近年来,肥城市政府加速推进肥城旅游整体规划。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介入,打造一村一品,形成集群效应。
  下一步,肥城乡村旅游将按照精品旅游的路子发展,并着重在文旅融合方面做文章。
  桃花节期间,“社会资本赋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暨‘桃花海唐乡’精品民宿小镇开业仪式”在肥城市仪阳街道鱼山村举行。“桃花海唐乡”项目是肥城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生动实践。项目由唐乡(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利用鱼山村的传统村落原貌,对石头民居进行改造升级,在打造精品主题民宿的同时,对整个村子进行景村一体化开发,是全国第四个“唐乡”项目。
  鱼山村位于万亩桃花园入口处,与刘台桃园景区相邻,是桃文化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肥城民宿旅游发展缺少一面旗帜,肥城将“桃花海唐乡”引进来就是要将其打造成标杆,对肥城市的民宿旅游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今,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体验赏花之旅、民宿,而“唐乡”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民宿产业的一个名牌,有固定的营销模式和消费群体,借助其品牌效应,鱼山村将来还会引入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业态,并逐步实现从传统的门票经济向通过丰富业态提升收入的模式转变。
  深挖当地文化,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引入社会资本,开辟另外一个天地——这是学者和政府部门对肥城旅游发展的共同期望。
  目前,肥城正在朝着既定方向前进。五埠岭景区正在打造两条非遗胡同,力争通过引入能展示、展演的非遗项目让群众感受非遗魅力。肥城有很多文化资源还没有利用起来,找准文旅融合的“最大公约数”很重要,要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君子文化、汶阳田文化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得到、体验得到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桃花源里诗和远方的所有想象。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