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盛世泰山·政经

新泰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2019-05-08 作者: 赵文存 崔仲恺 安金勇 来源: 经济导报
  脱贫两年的刘家庄近日又捷报频传:新建村委要竣工,百亩林果要丰收。看着山村面貌一天一个样,村党支书刘西方喜不自胜。
  刘家庄曾是新泰市羊流镇有名的贫困村,村民靠山种地,一年挣不了几个钱,集体更是没有来钱项。“那时候到镇里开会,村里连个车票钱都出不起。”刘西方回忆道,不过现在,他有了底气。
  去年以来,当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良好效果,真正让农民挺直了腰杆。
产业旺
龙头集聚园区建起大农业

  3月26日,记者沿着羊流镇西北方向的丘陵地一路走来,藜麦、茶园、百合种植园映入眼帘,这里是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泰山百合园的所在地。
  6年,16个村,流转26000亩土地,上千人家门口就业。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将曾经没水、没电、没路的荒芜之地开发成一个集百合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年销售收入近亿元。
  近年来,羊流镇先后发展百合园、猕猴桃园、榛子园、鸵鸟园等千亩农业示范园,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旅游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自西向东形成一条农业产业观光带。
  “‘一产’变‘六产’,这要搁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泰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新告诉记者,“正是社会工商资本的介入,带来了新泰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当地一方面设立了1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新泰市富美乡村振兴发展集团,采取财政出资、银行融资、企业投资联合的方式,集中资金打造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另一方面制定出台含金量高的“人才十条”,设立1亿元招才引智基金、2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落实资金、服务、社保等综合性支持措施,为乡村振兴吸纳高端人才。
  截至目前,新泰市已累计引进工商资本87亿元,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2家,2018年长兴、惠美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家企业被评为泰安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的落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短短几年,在石莱,拥有了全国最大的有机茶园——泰茶“良心谷”;在翟镇,建起了全国首个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光伏示范基地;在谷里,一座栽植10万余株樱桃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拔地而起……
  如今,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达124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家、家庭农场2010家,累计共流转耕地56.3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8.57%,带动23.5万农户增收致富。
生态美
臭水河上建起生态鱼塘

  “畜禽粪便直接通过皮带运输,经过管道进入阳光房,阳光房发酵以后作有机肥,接着进入园区的庄稼地,实现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说起生态智能笼养模式,新泰天信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光洲如数家珍。
  与传统养殖不同,生态智能笼养模式采取四层笼养模式,同等养殖面积下,养殖量是前者的5倍,且棚内加料、饮水、控温都是全自动,不仅节省劳力,还能增加养殖出栏量,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
  当时,恰逢2017年环保风暴刚刚结束,新泰有4000多户不合规、污染重的散养户被拆,未来养殖业亟需寻找出路。正是看到了生态智能笼养模式的优势,新泰市委书记刘钦海决心要在全市推广。
  “书记上午听汇报,下午看现场。8月18日开始规划适养区,8月20日拿出规划方案,8月22日就在我们生态养殖园召开了现场会。”至今,刘光洲回忆起新泰市委、市政府的办事效率仍称赞有加:“我们计划建200个棚,分批承包给农户,结果8月31日一天就有246个散户来报名,后来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工作人员都统计不过来。”
  目前,新泰市共划定173块适养地块,约2.3万亩,专门用于畜牧业养殖用地。建成5个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实现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94%。
  近年来,当地以生态振兴为抓手,聚焦农村“七改”和村庄清洁,注重点线面结合,沿线布点、连线成带、成片发展,突出抓好覆盖羊流镇、泉沟镇等12个乡镇、212个村的区域示范片建设,提升区域景观整体效应。
  2018年,新泰市级财政拿出财政收入的12.38%,约76722.23万元,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去年,光花白鲢就逮了8万斤。”提起村头新建的鱼塘,西张庄镇西白沙村党支部书记范焕银笑开了花。他说,这儿南邻柴汶河,原本是一条臭水河,河两岸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别说养鱼,就是浇地都不敢用。”
  2015年,西白沙村抢抓新泰市打造“柴汶河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大机遇,联合当地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投资120万元,将其改造成了一片生态鱼塘。
  “现在鱼塘的水全部取自柴汶河,水质达到二类,每天钓鱼的人络绎不绝。”范焕银说。
  今年,他们计划再投资200万元,将鱼塘改扩建为集休闲、观光、垂钓、采摘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届时每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以上。
  村里有了钱,老百姓得实惠。西白沙村现有文体广场3处、老年活动中心1个、省级规范化幼儿园1所。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在活动中心娱乐,7岁以下幼童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西白沙村成了泰安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目前,新泰市美丽乡村总数达到586个,覆盖率为78.1%。
农民富
融入产业链增收脱贫

  翟镇前羊村的穆克慧自从住上楼房,连精气神儿都变了。她“拜师学艺”练成太极拳,每天带领二三十个姐妹,聚在村头的广场上锻炼。这要是搁在5年前,她甭说没时间,就连找个平整的空地都难。
  前羊村原本是个压煤村,受地下采煤影响,屋漏墙裂是常有的事。“有时斑裂严重了,就在房屋中间,用根柱子顶着梁。”穆克慧说,她最怕下雨天,有一次半夜三更下起大雨,她生怕屋顶坍塌,硬生生抱着孩子躲到南边的平房睡了一宿。
  穆克慧就这样担惊受怕地一天天熬着,终于在2015年迎来转机。那一年,新泰农光互补示范基地落户翟镇,5000多个光伏大棚建成,三大农光互补示范片区逐渐成型,翟镇正式从采煤加工产业转向光伏农业的绿色发展轨道。
  产业支撑促进了当地压煤村搬迁工作的开展。翟镇党委、政府科学规划、另选新址,帮村民盖起了金岭湖和龙泉两大社区。目前,44个压煤村中,已有6个完成整体搬迁,前羊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家是全村第一户搬进金岭湖社区的。”穆克慧高兴地说,“我一住进这新房,那颗悬着的心‘咯噔’一下就落了地。”
  住上楼房以后如何生活?种大棚,没技术;去打工,年龄太大。穆克慧思来想去,为今后的生计犯了愁。2018年,新泰实施农村“百村千名带头人”培育工程,列支500万元创业指导基金,在农民培训中心开设专班,大力培养农村实战人才,穆克慧报了名。正是这次培训,让穆克慧对农业有了新认识,她承包了两个西红柿大棚,搞起了无土栽培。今年头一茬,1个大棚的西红柿就卖了3万多元。穆克慧也因为自己的敢想敢干,被评为新泰“最美农民”。
  刘钦海评价道:“农民是产业的受益人,只有让农民融入产业链条中才能实现增收脱贫。”
  去年,新泰集中使用2000万元各级产业扶贫资金,依托天信农牧建设40个生态立体笼养棚舍,按照所有权到村、经营权到企、收益权到户、监督权到镇的“四到位”要求,已累计为20个乡镇24个村的贫困户4452户、7240人分红160万元。
  截至目前,新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稳定脱贫,87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退出。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57元。 (赵文存 崔仲恺 安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