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深观

“低空+”视域下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研究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李晓汝

2025-10-15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随着城市化加快与突发公共事件增多,社会对紧急医疗服务的时效与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低空急救依托直升机、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凭借其高机动性与地理跨越能力,可实现医疗资源快速精准投送,显著缩短响应时间,为提升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提供新路径。发展低空急救护理学,不仅是传统地面急救的有力补充,更是国家构建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保障公众健康的战略举措。本研究结合“低空+”经济发展背景,系统探讨该学科的发展方向、关键挑战与应对策略,以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低空+”赋能急救医疗的新范式
  “低空+”概念是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崛起而衍生出的创新理念,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通过技术赋能和产业融合,构建“低空+行业应用”的生态体系。将“低空+”理念引入急救医疗领域,催生了低空急救这一新范式。它打破了传统地面救援受制于交通拥堵、地形复杂、距离远等因素的桎梏,通过空中通道实现了救援力量的点对点快速直达,为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维度与应用场景。在“低空+”视域下,急救护理的环境、工具、流程及对护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亟须进行系统的理论重构、技能升级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二、低空急救护理学的目标与核心任务
  低空急救护理学旨在提升低空紧急医疗救援的效能与质量,具体目标包括:
  构建理论体系:整合现有急救知识与低空环境特点(如气压变化、噪音、空间限制等),建立适用于低空救援的专业理论框架,涵盖生命体征监测、特殊病情处置、机载药品设备管理等。
  培养专业人才:设计系统化培训与认证课程,培养兼具急救技能与低空安全规程、航空适应性和协同流程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优化急救流程: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现场评估、伤患转运、机舱护理及机地协同,确保救援高效有序。
  为实现目标,需完成以下核心任务:提升护理人员在低空环境下的专业判断与实操能力;确保患者安全,防范飞行中的二次伤害;保障救援人员安全,严格执行防护与应急标准;推动轻量化、智能化医疗与通讯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三、发展低空急救护理学面临的技术难点与现实问题
  医学类院校及培训机构在推动低空急救护理学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亟待攻克的技术难点与现实挑战。
  (一)技术难点
  设备与环境适配难:飞行中的振动、噪音、气压变化和空间限制,影响常规急救设备的可靠性与操作,需开发航空专用医疗设备并调整护理技术。
  理论实践融合要求高:需将航空医学、飞行安全与急救护理深度融合,设计出兼顾理论与实操的教学方案难度较大。
  模拟训练真实性不足:难以真实复现空中救援环境(如气流颠簸、噪音和狭小空间),高保真模拟技术和学员心理训练仍待加强。
  (二)现实问题
  教学资源匮乏:缺少飞行模拟舱、航空急救训练设备及VR/AR系统等,制约实践教学开展。师资力量薄弱:既懂临床急救又具备低空救援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师资短缺。课程更新滞后:现有课程缺乏系统性的低空急救内容,难以跟上医疗和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实践机会有限:因成本高、风险大,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空中实习机会,实战经验积累不足。
  四、推动低空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技术方案与实施路径
  针对上述难点与问题,需采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加大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政府、院校与企业应协同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或联合开发高仿真飞行医疗模拟训练舱、无人机救援操作平台、VR/AR沉浸式训练系统等先进设备,构建接近真实的训练环境。
  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策略,聘请经验丰富的航空医疗救援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到一线救援机构接受培训和实践锻炼,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学团队。
  构建模块化、前瞻性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融合航空概论、飞行安全、航空生理学、特种伤情处置、机载设备操作、通讯协调、团队资源管理(TRM)等内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将最新技术、规程与案例纳入教学内容。
  拓展多元化实践渠道:深化医校合作、校企合作,与通航公司、航空医疗救援中心、120急救中心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观摩、参与模拟演练、在严格监督下参与部分非核心救援任务等方式,逐步增加学生的实践接触面。积极探索利用无人机配送医疗物资、远程指导等相对低成本场景进行实践教学。
  五、结语
  在“低空+”经济和高效应急救援需求增长的推动下,低空急救护理学已成为急救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该领域在理论体系、人才培养和技术装备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通过明确目标、加大投入、强化师资和创新实践来推动发展。随着空域政策优化与航空智能技术进步,低空急救网络将日趋完善,最终成为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深度融入国家应急体系,为守护人民健康和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本文系2024年济南护理职业学院高水平人才科研支持计划项目“低空+”视域下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研究(JH-2025-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