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下,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是国企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为主题,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特点,探讨强化党建保障、做好融合文章、丰富文化内涵等国有企业文化发展路径,以促进国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引领;国企文化;融合发展
引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竞争力,更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格局深度调整与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双重考验,国有企业亟须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内生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精神根基。
一、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合,是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把准政治方向——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坚定执行者和践行者,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始终,将党的政治主张、价值理念融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让红色基因成为企业文化的“根”与“魂”。
强化使命担当——国有企业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企业文化将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计民生内化为企业共识,促使国企在重大领域主动担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文化凝聚力,通过“党员先锋岗”“攻坚突击队”等载体营造拼搏进取的浓厚氛围,引导员工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
提升战略定力——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多元思潮冲击,通过党建引领理想信念教育、纪律规矩建设,为企业文化注入“底线思维”与“斗争精神”,指导国有企业在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前保持战略定力,确保国企文化建设不随波逐流,为企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实精神屏障。
二、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的问题挑战
党建引领与国企文化融合不够——党建引领国企文化未能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发展深度绑定。一方面,党建目标与企业文化目标脱节,文化建设多停留在“学文件、搞活动”的浅层,导致国企文化价值无法转化为业务发展的有效动能;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考核与党建考核割裂,部分企业将文化建设视为独立任务,未纳入党建综合考核评价,削弱了党建引领文化建设的力度。
国企责任与市场竞争难以平衡——国企兼具“社会责任”与“市场主体”双重属性,这一特性使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矛盾。一方面,部分企业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与特殊使命,导致“承担社会责任”从国企文化的“核心准则”退化为“附加选项”。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使命担当”在国企文化中的解读过于宽泛,无法有效运用在企业工作实际中,难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元思潮与国企文化产生碰撞——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构成挑战,个别国企员工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影响,对国企“集体利益优先”“服务国家战略”的文化理念产生质疑,导致工作热情减退、效率下降;此外,个别年轻员工,思想活跃、个性较强,对国企文化价值缺乏充分认同,有时将国企文化视为“因循守旧的老传统”,对国企文化存在“疏离感”。
三、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索
强化党建保障——党委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党管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文化制度修订、重大文化活动、文化阵地建设等事项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确保将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推进党建工作与国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多方联动,推进“协同共建”。成立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工会、团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党建文化融合工作组”,构建起宣传部门“文化理念提炼与传播”、组织部门“党员榜样示范与带动”,企业工会“文体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国企文化共建平台,实现“一次策划、多部门联动、全场景覆盖”。
做好融合文章——锚定“党建引领”助力“经营创效”。把党建引领和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坚持“党建为文化定向、文化为经营赋能”的总体原则,真正将党建工作、国企文化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攻关、风险防控”等企业发展任务绑定,以国企文化建设的成效,提升党建工作的质效,助力企业经营创效。
推动“政治话语”融入“文化语言”。注重贴近企业、贴近职工,建立政治要求与企业文化的“转译”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国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深度挖掘企业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将企业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创业者的感人故事等充分提炼,让党建价值融入企业文化血脉。
丰富文化内涵——拓展“分项文化”,强化内涵支撑。紧密贴合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管理”等“文化+”系列活动,探索构建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管理文化等分项文化体系,实现文化建设与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的相融互促,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打造“特色品牌”,放大文化效能。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国企属性”双重优势,整合企业文化资源,打造企业文化宣传精品,通过“内部宣传平台+外部行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展现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和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企业美誉度与行业影响力。
四、结语
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非一蹴而就,需国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抓手,持续深化两者融合。唯有将党建红深度融入文化魂,才能不断巩固国企发展的精神根基,为国企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实现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亓萍.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现代企业文化,2024,(31):7-9.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引领;国企文化;融合发展
引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竞争力,更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格局深度调整与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双重考验,国有企业亟须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内生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精神根基。
一、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合,是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把准政治方向——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坚定执行者和践行者,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始终,将党的政治主张、价值理念融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让红色基因成为企业文化的“根”与“魂”。
强化使命担当——国有企业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企业文化将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计民生内化为企业共识,促使国企在重大领域主动担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文化凝聚力,通过“党员先锋岗”“攻坚突击队”等载体营造拼搏进取的浓厚氛围,引导员工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
提升战略定力——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多元思潮冲击,通过党建引领理想信念教育、纪律规矩建设,为企业文化注入“底线思维”与“斗争精神”,指导国有企业在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前保持战略定力,确保国企文化建设不随波逐流,为企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实精神屏障。
二、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的问题挑战
党建引领与国企文化融合不够——党建引领国企文化未能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发展深度绑定。一方面,党建目标与企业文化目标脱节,文化建设多停留在“学文件、搞活动”的浅层,导致国企文化价值无法转化为业务发展的有效动能;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考核与党建考核割裂,部分企业将文化建设视为独立任务,未纳入党建综合考核评价,削弱了党建引领文化建设的力度。
国企责任与市场竞争难以平衡——国企兼具“社会责任”与“市场主体”双重属性,这一特性使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矛盾。一方面,部分企业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与特殊使命,导致“承担社会责任”从国企文化的“核心准则”退化为“附加选项”。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使命担当”在国企文化中的解读过于宽泛,无法有效运用在企业工作实际中,难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元思潮与国企文化产生碰撞——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构成挑战,个别国企员工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影响,对国企“集体利益优先”“服务国家战略”的文化理念产生质疑,导致工作热情减退、效率下降;此外,个别年轻员工,思想活跃、个性较强,对国企文化价值缺乏充分认同,有时将国企文化视为“因循守旧的老传统”,对国企文化存在“疏离感”。
三、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索
强化党建保障——党委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党管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文化制度修订、重大文化活动、文化阵地建设等事项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确保将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推进党建工作与国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多方联动,推进“协同共建”。成立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工会、团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党建文化融合工作组”,构建起宣传部门“文化理念提炼与传播”、组织部门“党员榜样示范与带动”,企业工会“文体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国企文化共建平台,实现“一次策划、多部门联动、全场景覆盖”。
做好融合文章——锚定“党建引领”助力“经营创效”。把党建引领和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坚持“党建为文化定向、文化为经营赋能”的总体原则,真正将党建工作、国企文化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攻关、风险防控”等企业发展任务绑定,以国企文化建设的成效,提升党建工作的质效,助力企业经营创效。
推动“政治话语”融入“文化语言”。注重贴近企业、贴近职工,建立政治要求与企业文化的“转译”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国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深度挖掘企业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将企业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创业者的感人故事等充分提炼,让党建价值融入企业文化血脉。
丰富文化内涵——拓展“分项文化”,强化内涵支撑。紧密贴合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管理”等“文化+”系列活动,探索构建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管理文化等分项文化体系,实现文化建设与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的相融互促,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打造“特色品牌”,放大文化效能。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国企属性”双重优势,整合企业文化资源,打造企业文化宣传精品,通过“内部宣传平台+外部行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展现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和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企业美誉度与行业影响力。
四、结语
党建引领国企文化建设非一蹴而就,需国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抓手,持续深化两者融合。唯有将党建红深度融入文化魂,才能不断巩固国企发展的精神根基,为国企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实现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亓萍.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现代企业文化,2024,(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