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王伟
供需失衡、产能过剩重压下的钢铁行业迎来“强干预”政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这一政策聚焦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以及高端应用市场拓展,钢铁行业有望迎来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超12亿吨,但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在约10亿吨的水平,行业内卷化竞争明显。
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成为影响钢铁行业发展质效的主要矛盾。《方案》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提出五方面十项工作举措,推动钢铁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供给端,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稳定原燃料供给,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在需求端,方案围绕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推广重点领域应用、培育供应链服务平台三方面挖掘钢材应用需求,维护钢材市场稳定,激发市场消费潜力。
今年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年,年底前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形势紧迫。对此,方案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改造、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转型升级,通过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等方式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政策还加强了对铁矿石供应链的整治。如《方案》提到,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扩能扩产。支持合规矿企正常生产,避免行业整顿措施“一刀切”。加大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料保供稳价力度,支持钢铁企业与炼焦煤、焦化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等。
政策以“稳增长、防内卷”为主线,推动行业降产能、提质效双轮驱动。如能精准落地,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转型升级。
供需失衡、产能过剩重压下的钢铁行业迎来“强干预”政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这一政策聚焦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以及高端应用市场拓展,钢铁行业有望迎来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超12亿吨,但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在约10亿吨的水平,行业内卷化竞争明显。
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成为影响钢铁行业发展质效的主要矛盾。《方案》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提出五方面十项工作举措,推动钢铁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供给端,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稳定原燃料供给,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在需求端,方案围绕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推广重点领域应用、培育供应链服务平台三方面挖掘钢材应用需求,维护钢材市场稳定,激发市场消费潜力。
今年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年,年底前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形势紧迫。对此,方案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改造、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转型升级,通过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等方式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政策还加强了对铁矿石供应链的整治。如《方案》提到,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扩能扩产。支持合规矿企正常生产,避免行业整顿措施“一刀切”。加大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料保供稳价力度,支持钢铁企业与炼焦煤、焦化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等。
政策以“稳增长、防内卷”为主线,推动行业降产能、提质效双轮驱动。如能精准落地,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转型升级。